执政四年间,奥巴马实施汽车挽救行动,出台减税政策,力推全民医疗改革,阻止了美国经济大萧条;在外交上,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击毙了“恐怖大亨”拉丹。但是,美国的整体经济并未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也不见改善;加上阿富汗战场仍然陷在泥潭,中东局势突变和大使被袭身亡,奥巴马的四年政绩表并不如美国人原来所期望的那样“变革”。然而,人气大不如往昔的奥巴马,却凭借对手在经济方案上的失误,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 点击详细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全球战略的最大变化就是战略“再平衡”,也就是战略重心东移,将亚太地区作为了它的主战场。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连任之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亚洲,凸显了亚洲在美国安全和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大致说来,奥巴马的战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点火”。利用东亚地区存在的众多领土纠纷,将美国军力转移到太平洋,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美国还向盟国或伙伴国家大肆兜售军火,同时“套牢”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二是操控地区局势紧张程度,始终保持“低温燃烧”。既不能失控,酿成战争,危及美国出口翻番计划,但当火势太猛时,便祭出“不选边站”的大旗,或者发出警告“不可误将美国重返视作强推领土声索的机会”,适当泼泼冷水;而当火苗快要熄灭时,又赶忙加把火,声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或在美菲“访问部队协议”下,增加美在菲军力,举行更多美菲联合军事演习,为其壮胆助威。三是以仲裁者的身份出现,左右逢源,试图扮演“和事佬”角色,大念“和平解决争端”经,强化地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点击详细
临近年底,正在享受圣诞假期的奥巴马也不轻松。今日报道称奥巴马提前结束了在夏威夷的圣诞假期,27日从夏威夷飞抵华盛顿。在离开夏威夷之前,奥巴马就谈判进程分别与众议院议长博纳和里德通了电话。据悉,美国众议院将于30日下午召开会议,并保持工作状态直到1月2日。
如果美国国会不能在年底前达成妥协,由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将于年底到期,去年两党达成的十年内减少1.2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自动减赤机制”将于明年启动,美国将于明年初迎来个人收入所得税等税率上升和政府开支减少的局面,这将对经济复苏造成冲击。数周来,白宫和国会一直在就如何避开“财政悬崖”密集磋商,但尚未达成协议。 点击详细
第一名俄罗斯总统普京

入选点评:2012,普京“王者归来”。3月4日,普京以63.6%的得票率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有力地反击了此前西方媒体对他的集体“唱衰”。普京再次当选后,首访选择中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紧接着参加20国集团峰会,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6月25日,普京开始了7年来的首次中东之行。普京在就职一个月内,先后签署十几项总统令,涉及政府组阁、经济民生、外交政策等方面。他还发表了2013-2015年预算咨文,砍掉了俄罗斯一半的“特权车”,顺应民意、兑现承诺。据民调显示,领衔2012年度俄罗斯精英排行榜的是普京(64%,去年为58%)。年末访问印度,既巩固了俄印双边关系,又得到了29亿美元的大单,真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
2012年回放:
2012年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国际贸易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长达4个半小时。就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民生问题以及俄美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这是普京再度担任总统以来的首次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尽管记者会最终没有打破2008年时的纪录,但是在4小时33分钟的时间里,普京仍耐心回答了60多名记者提出的81个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