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市确定的工业经济主导产业梯次培育工程,适用于市级层面、县级层面和骨干企业,在不同层面分别代表不同指标体系。在市级层面,重点培育机械、化工、煤炭、食品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造纸、冶金建材、电力、新信息十大产业。到2015年,新信息产业过100亿元,专用汽车、汽车配件、矿山机械、调味品、医药、光伏、电动汽车、LED、冶金、建材10个子行业过300亿元,造纸、冶金建材、电力3个产业过500亿元,机械、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煤炭6个产业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十大产业总体突破万亿元。围绕实现上述目标,确定在每个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两家龙头企业,建立起市级领导帮扶制度,对重点产业集群,一条产业链建立一个市级领导牵头的帮扶班子,成立一个由龙头企业牵头的行业协会,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扶持方案。
4、信息化行动计划
从2013年起三年内在十大产业实施百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信息化示范,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达标,万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
5、中小企业"百家成长千家培育工程"
从2013年起每年选择300家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为"百家成长"企业,作为市级扶持重点;选择1000家有发展潜力、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为"千家培育"企业,作为县培育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