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
兴济河等主要河道四季不断流
对郊外河道和南部山区的改造算是从源头上治理。城区范围内,济南将整治兴济河、工商河等城区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拆违治乱,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实施凤凰山分洪工程,进行河道开挖、生态护坡等,提高东部防洪能力。
市区内的广场东沟、广场西沟将实施景观提升工程,同时开挖中泺河、北湖,连通小清河与华山湖,延伸泉水旅游景观带,加强水体保护,实施河道景观建设,实现广场东沟、广场西沟、腊山河、兴济河等城区主要河道四季不断流,沿河两岸因地制宜建设多处亲水园林广场和休闲公园。
保黄
黄河济南段将划为保护区
在黄河干流水源地保护区的基础上,划定黄河干流济南段为水生态保护区,禁止随意引种或其他破坏河流生物的活动,禁止改变河滩地原有的湿地生境为人工林,清除行洪障碍,适当恢复河滩地原有的湿地生境,维护天然生态系统。
湿地
六大湿地将建国家级公园
将沿黄河与小清河的平阴玫瑰湖、济西湿地、鹊山龙湖、北湖湿地、华山湖和小李家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与堤内湿地互相构成沿黄的湿地保育区。采取湖区开挖、筑堤修岛、恢复水生植物等措施,净化城市中水,带动周边区域的环境提升,减轻小清河干流防洪压力。
水网
北部平原干支流要实现连通
推进北部平原农业水网系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治理徒骇河、德惠新河干流及大寺河、商中河等骨干支流,新建干支流连通工程,形成水网体系。进行河道疏浚、堤防整治及河道两岸绿化,充分利用河道、涝洼地滞蓄洪水。
植树造林,防风防沙,重点做好邢家渡等4个灌区农田防护带建设。治理改造涝洼地,改善区域生态面貌。
延伸阅读
水生态文明将纳入政府考核
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市的试点时间是2013年至2015年。在这之后,济南将常保水生态建设还是不了了之,这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试点结束后,水生态文明建设将成济南长效运行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南水生态文明市创建(试点)工作要按照“一核、两带、三区、六廊、九点”的生态格局,重点打造南部山地生态屏障功能区、城市泉水景观生态功能区、沿河湿地保育生态功能区和北部平原水网生态功能区“四大生态区域”,构建水管理、水供用、水生态和水文化“四大水利体系”,提升水生态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和意识文明“四个文明”,加快形成“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现代水利发展新格局。
到2015年,济南将率先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的先行区、集成区和示范区。今后,济南将出台创建水生态文明市(试点)工作考核办法。年度综合考核结果要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严厉打击在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违规开发、乱占滥排、无证取水、乱开乱采等破坏水生态的行为。加强全过程的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处理项目资金、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的违法违纪行为。试点结束之后,水利部和省政府将联合进行考核验收。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水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记者张娜 柴颖颖)
相关链接
虽然叫泉城其实很缺水
全国这么多城市,为何唯有济南“中标”水生态试点?水利部门人士表示,济南虽然有泉城之称,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和供水保泉矛盾近年来日益突出,全市市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只有11.56亿立方米,缺口达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9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此外,水环境质量状况也较严峻,河流湖泊水体污染仍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1147平方公里,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2.6%,保持泉水持续喷涌任务艰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