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泉
趵突泉水位要高于27.25米建七大泉群生态功能保护区
景观
腊山河、兴济河、广场沟四季不断流 岸边建公园
节水
济南将实施“阶梯水价”超计划拟按3倍价收费
小清河景观带 记者王锋 摄(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张娜 柴颖颖
现在起到2015年,济南将在二环路以内60%的区域里多建亲水景观,市民正常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泉水、河流、湖泊、湿地、喷泉、园林等水景观。记者23日了解到,《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经水利部和省政府批复同意。济南开始大步迈向水生态文明市。
护泉
趵突泉水位纳入水生态评价指标
每逢遭遇干旱,济南人都担心趵突泉停喷,趵突泉水位变化也时刻牵动着济南人的心。据了解,趵突泉红色预警水位线为27.60米。相关资料表明,1976年3月30日,趵突泉水位首次跌破26.98米临界点,出现停喷。
据介绍,2015年水生态方面评价指标包括趵突泉水位>27.25米(黄海高程)。水利部门表示,建成水生态体系之后,趵突泉就基本不会出现停喷的情况了,人们可以放心赏泉。
同时,为了护泉,将建设济南城区四大泉群、历城区白泉泉群、章丘百脉泉群和平阴洪范池泉群泉水生态功能保护区;科学划定72名泉泉水出露区保护范围,禁止建设破坏名泉风貌和泉脉的构筑物和深基础工程;做好泉池保护,设立泉池保护区域;严格限制开采白泉泉群地下水。
防洪
小清河城区段能防百年一遇洪水
实施方案要求,2013年至2015年期间,济南要形成“河湖连通惠民生,五水统筹润泉城”的现代水利发展新格局,统筹使用“地表水、地下水、黄河水、长江水、非常规水”,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净、景美”的目标。
到2015年,除了城区内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水景观之外,市民还会发现有更多与水有关的变化:湿地面积由现在的20平方公里扩大到32平方公里;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由现在的5个变成7个;城市生活公共供水末梢水质达标率100%。
往年汛期济南城区屡屡被淹,这与防洪排涝建设标准跟不上城市发展有极大关系,实施方案对此也有建设目标。现在的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是20年一遇,到2015年,小清河城区段干流防洪标准100年一遇,支流河道防洪标准50年至100年一遇,排涝河道排涝标准10年至20年一遇。在内河河道防洪方面,现在的标准是20年一遇,到2015年小清河下游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兴济河、巨野河、绣江河等支流防洪标准为50年至100年一遇。
补水
南山三川养水补给城区
从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济南要全力打造亲水环境。要实现走路15分钟就能看到湖泊、公园、喷泉等水景观,除了城区内的水治理,南部山区水源涵养也尤为重要。
2013年至2015年期间,济南将实施南部山区32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对83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以水源保护为前提进行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入渗,加强泉域补给区重点渗漏带的保护,实施清洁小流域、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365项。
对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的锦阳川、锦绣川、锦云川进行综合整治,自上而下形成“陡坡封育、缓坡治理、沟道拦蓄”的防护体系,向城区补水;实施玉符河综合整治工程,整治河道总长40公里,进行扩挖疏浚、截污治污等建设,实现防洪排涝、回灌补源等功能;完善水文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各类监测站672处。
济南市城郊的北大沙河、玉符河、小汉峪沟、龙脊河等13条河道以及凤凰山分洪工程将陆续推进,同时进行河道防洪排涝、污水截留、拆除违法违章建设、清淤疏浚等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