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金桥煤矿,纳税额10495万元,地方级3805万元;第二名霄云煤矿,纳税额9218万元,地方级3198万元;第三名花园煤矿,纳税额5844万元,地方级2166万元……”近日,在“金乡县2012年度重点企业纳税前50名公开榜”前,每天都吸引众多市民在此驻足观看。
为促进全县重点企业提档升级,增强企业纳税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县域经济创新赶超,去年金乡县就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设立了“金乡县重点企业纳税公开榜”,实行每月一排名、每月一公开,包括企业名称、纳税额、名次、法人代表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县企业之间迅速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涌现了金桥煤矿、九星房产等一大批经营业绩好、社会贡献大的纳税大户,也开创了金乡后发快进、创新赶超的新局面。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7.01亿元,增长36.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35%;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济宁市首位。
公开榜的设立,一方面让领导及时了解全县重点企业纳税情况,为制定财税目标和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让企业明白自己对全县的贡献,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纳税热情。“我们将纳税前50强的重点企业亮出来,目的就是鼓励先进,让企业在比中大干、干中求好、好中跨越,敢于突破提升、勇于做大做强,以实际业绩助推县域经济提速增效。”该县领导道出了设立公开榜的初衷。
企业纳税公开榜一经公开,就激发了该县重点企业比贡献、比干劲的热情,比出了企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比出了压力感。位居2012年度纳税排行榜榜首的金桥煤矿负责人班建宁倍感欣慰:“虽然去年拿了个第一名,在光荣榜上一‘亮相’,感受最多的还是压力,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多大、效益如何,全县人民一目了然,我们的担子更加重了,今后更要大干快干了,争取今年还能拿第一。”“将纳税排行榜‘亮’出来,这是激励企业加快发展的有力之举。前50强的企业不敢有丝毫懈怠,没进前50强的猛着劲的往前追,大伙的劲头越干越足了。”纳税前50强企业———九星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刘朝方如是说。“今后一定以这些前50强企业为标杆,奋力赶超,上项目、谋突破,以快速增长的企业效益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看了纳税公开榜,金乡县瑞祥农副产品加工公司经理闫合军跨越赶超的信心更足了。
企业是壮财源、扩就业的支撑点,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此,金乡县委、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快培植财源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在要素保障、产品更新、技术升级改造、科技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龙头骨干企业倾力扶持,在土地、资金、人才、扶持政策等方面优先支持。对纳税企业实行“一费制”管理,重奖纳税大户,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在建项目,实行一对一帮扶;对重点企业挂牌保护,严格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权益。同时明确一名副县长、从各园区、镇和县直部门抽调36名精干力量,成立金乡县大工业运行指挥部,加强各方面工作协调,切实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确保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运营、早见效,促进全县重点企业快速有序经营。
同时,该县还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后发崛起的“法宝”。采取以商招商、节会招商等得力措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了招商引资的历史性突破。盈德气体、绿色尼龙、黑猫炭黑等一批投资过10亿元、过50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82亿元的如意工业园、国际大蒜产业园、梅亿电动汽车、稻香村食品等24个龙头项目提速推进,爱德华机械、兖矿新科等12个过亿元项目投产运营,项目的总体数量、单体规模、质量效益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强势推进优势产业升级和规模企业培育,大蒜产业集团、输配电行业协会相继成立,华光、金曼克、鲁特、辉煌等企业顺利实现对外合作,成功创建省级电力变压器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产业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19亿元。(通讯员 程建国 韩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