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时间紧张,实在抽不出时间,历下区城管局的环卫工袁景学、刘芝平夫妇自从1992年来到济南后,就再也没有陪家中老人度过一个重大节日,只能靠每月寄点钱表达孝心。今年这两口子又没能回家过年,为此本报联合济南市城管局,一路陪伴两人回家过个元宵节,也算是补个“晚年”。记者陈晶
工作时间紧张 20年没回家过节
昨天早晨8点,在得知了可以回家的消息后,刘芝平夫妇早早就来到了济南市城管局大院等待,“转眼间20年了,每年都承诺回去,一直都没兑现,这次肯定要好好陪陪他们。”刘芝平说。
刘芝平告诉记者,老家人多地少,为了多挣点钱,她和老公袁景学在1992年就来到了济南,并先后成为了环卫工,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两人很少有共同休息时间,从来到济南,他们就没有陪同家中老人度过一个春节。“我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也都在济南,平时也很少回去,只能多寄点钱回去,老人平时都是自己在家,两位老人都80多岁了,生活太不容易了。”
儿女常年不回家 老人想了就看看照片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上午11点,终于抵达了刘芝平夫妇的家乡--济宁市泗水县西马庄村,刚到村口,就看到远处的一座民房前站着两位老人。“那就是我的父母,在等我们。”还没等车停稳,刘芝平就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与两位老人紧紧的抱在一起。
来到了刘芝平父母的家中记者看到,这是一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盖起的土坯房,只有一间正房,旁边还有一间小厨房,房屋的外墙皮早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泥土,与周围新盖的高大的砖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听力不好,刘芝平的母亲赵凤俊始终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默默的拿出糖果、花生等食物,不停的用手势招呼大家吃。
赵凤俊老人告诉记者,儿女们刚去济南时,她的确是感觉受不了,平时想孩子的时候,就拿出孩子们的照片来看看,说完老人从衣兜里拿出了几张照片和一个医疗本,“这个医疗本是我二儿子的,上面有他全家的照片,这张是我二女儿的,就是刚回来这个,当时多年轻啊,现在老多了。”
在提到家庭其他成员时,老人突然间停下了,慢慢的告诉记者,几年前,她的大儿媳妇因病去世了,而前年,当环卫工的大女婿也在干活时因为意外死亡了,这让她很担心。“他们都劝我,说孩子们为济南做贡献了,但我还是害怕,天天盼着他们能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吃饭时老人伤心落泪 渴望每天都能全家团圆
时至中午,刘芝平拦住了准备做饭的父母,拿出了从济南带回去的汤圆,开始烧水做饭,准备提前和父母过一个团圆的元宵节。在吃饭的过程中,一家人开始时都没有说话,刘从京老两口只是默默的看着女儿女婿,并不时将自己碗里的元宵放到他们碗里。
当吃到一半时,赵凤俊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声音也开始变得嘶哑,“你们要能天天这样陪我们吃饭该多好啊,我做梦都想。”而看到老伴情绪有些失控,刘从京急忙开始劝说,“不是说好了不哭,不让孩子难受吗,你忍着点,他们有时间肯定会回来的。”
母亲连夜炸好蘑菇和鱼 让孩子带回济南省点菜钱
到了下午三点,如果要赶回济南,就必须立刻出发了。
听说女儿要走,刘从京老两口有些黯然,沉默了一段时间,刘从京老人转身将挂在屋梁上的一个篮子拿了下来,翻看了一遍后递到了女儿的手中。“过年时买了点鱼和蘑菇,没舍得吃完,昨晚知道你们要回来,你妈特意连夜炸出来了,你们带着吧,也能省点买菜的钱,听说济南菜挺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