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镇党委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明确“强班子﹑带队伍﹑建制度﹑求实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为镇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抓责任强素质,提高党员队伍凝聚力。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每周召开一次书记碰头会、党政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五个一”联系点(包一个村、一个企业、一所学校、一个部门、一个贫困户)和机关干部包村、包企业制度,明确包村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职责,党政班子成员每周深入联系点调研,包村干部驻村协助抓好党员教育、党员发展、制度规范等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年初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党支部年度工作目标》,年底按照《绩效考核意见》兑现奖惩;在党员发展和干部培养中,坚持“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双强人才”的原则,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现任村“两委”成员中的党员比例达到92%,80%以上的村干部掌握了1—2门致富技能。
抓规范强机制,提高基层党建系统化。采取“基层党组织自评、党员群众测评”的形式,对全镇基层党组织进行调查分析、分类定级,全面掌握了各党组织的优势特点、发展潜力、问题差距和努力方向;修订完善了机关内部管理、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和重点项目、机关干部包村、村级工作百分考核、信访接待日等制度;同时修订了《村两委工作规范》,完善了村级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征求意见、村级事务定期通报、民主理财、群众评议村干部等11项流程,落实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严格对大小开支审核把关。结合“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分别在村(居)、企业、机关站所打造不同类型示范点,采取“集中会诊”、“循环整治”的办法,突出做好后进班子整顿,推动后进村尽快转化,对中间状态村,组织强村、强企业党组织和中间状态村党组织进行联建,形成了“先进出典型、中间上水平、后进促规范”的党建工作局面。
抓投入强经济,提高党建保障支撑力。围绕创建“五好”乡镇党委目标,不断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建设、村级经费补助、党报党刊、计划生育专职人员补贴等支出;对新建社区办公场所、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了装修,配齐了办公系统和电教设备;设立镇级困难党员救助基金,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无固定收入的城镇老党员,按标准及时发放补贴并建立台帐,对村干部按政策标准及时兑现绩效工资和养老保险。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优势互补”原则,通过“部门包村”和“村企联建”,从项目、资金上给予帮扶等措施,大力支持村级通过流转土地、承包林地、推广科技、开展服务、开发资源、创办实体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运转困难的问题。(段安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