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桥街道以“常长”二字为原则,以四个“自“为抓手,牢记保持,注重长久,切实稳固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
领导组织密切关注,工作自当接受检验监督。街道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已取得一些成绩,但街道工作小组并不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居安思危,密切关注环境整治成果的保持工作,并接受群众检验监督。一是自觉摆正位置。不因目前成绩而沾沾自喜,虚心接受群众关于环境保护的有效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勇于求真务实。二是继续整治部分残余的“脏乱差“,不留死角,不存残部,不藏盲点,不留情面,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不姑息任何只顾埋头赚钱不问环境污染的商户,不容忍任何只顾个人方便乱丢垃圾危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不迁就任何虽带动经济发展但已严重危害居民生活环境的企业。
环保力量团结壮大,居民自觉维护生活环境。街道在开展环境整治时聘请的清洁员、设立的垃圾桶将继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居民更是自发自觉的维护自己周边的环境,环保力量没减反增,随手小事体现民众环保意识高涨: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电动车,减少自驾汽车的次数,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在野外就餐烧荒,减少空气污染;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尤其是不乱扔废电池;减少农药使用,减少其渗入土地污染水源的概率;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等等。
宣传手段多种多样,氛围自动促成浩然正气。采用标语、电台、村广播、横幅、宣传栏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宣传,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增强和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素质。另外,街道深入学校,与学校联手推动环保宣传工作,邀请学校里面的学生为宣传环保小使者,通过学生辐射家庭和社会,培养青少年爱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同时,提升整个辖区对环境生态保护的关注度,促成“我为环境添份力“的良好风气,使破坏环境的行为因不合群而无处遁形。
监督渠道畅通无阻,群众自发积极建言献策。街道畅通各种形式的民意反映和群众监督渠道,通过接收电子邮件、查看电子留言板等及时地了解群众的想法,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吸纳群众建议,接受群众监督批评。在此背景下,群众的积极性得到激发,群众的智慧才干也得到施展。既敢言,又善言,小到村口垃圾无人清理、细到路旁一个垃圾桶损坏,群众都可以反映,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到与群众感情同一,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当作一面镜子,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张美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