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专业有个男生考上外交部地区业务司法语职位的公务员了!”朱海波圆梦外交官的消息,在曲阜师范大学早已成为美谈。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们,他们现在面对的或即将要经历的都注定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而作为该校外语学院法语专业的第一个“准外交官”———朱海波,不仅成为了学弟学妹们艳羡的对象,更是成为你我他的敬佩者。
阴差阳错,“错”出外交官
记者见到朱海波时,他冷静与平和的态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法语专业第一个考上外交官的学生,他说,“那股激动劲早已过去”。现在,对于朱海波来说,考上外交官的喜悦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
现在,他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军训做着准备。“8月,就要到北京参加长达1至3个月的军训,为了增强身体素质,正在积极的锻炼身体。”朱海波说,6月底,他就要到外交部报到了,8月就要参加高强度的军训,“听师哥说军训时,训练强度很大,为了不掉队,最近正在调整状态,锻炼身体。”
世上有很多阴差阳错的事情,而这也“错”出了更加精彩的人生。原本打算报考曲师大英语专业的朱海波,因一分之差而未能如愿,恰好这一分之差也成就了今天的“外交梦”。朱海波说,高考时,他考了591分,而英语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592分,最后阴差阳错的调剂到了法语专业。大二时,朱海波就定下了考“外交官”的目标。自心中种下“外交官”的种子始,再也没有动摇过,并一直为之而努力。自此,在平时的学习中,朱海波就开始搜集有关外交官的信息,也经常向师哥师姐请教经验。
如今,朱海波成了众多未就业毕业生“恨”的对象,因为他不仅考上了众毕业生羡慕的外交官,而且还以392的高分考上了外交部直属的外交学院的研究生。并且,专业课的成绩都在120分以上。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如今,朱海波成了学弟学妹们羡慕的对象,也成了大家的奋斗目标。与其说朱海波是幸运地,不如说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从他的谈吐和经历中,不难发现,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
大学四年,朱海波的专业成绩一直保持在班里的前三名,并且连续三年获得学校里的一等奖学金。
与那些“书呆子”相比,四年来,朱海波一直活跃于学校里的社团以及学生组织。而这些经历,也为他的“外交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其实,没必要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要把娱乐和学习相结合,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海波说,大学四年里,在学习的同时,他没有忽略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譬如法语知识趣味竞赛、法语晚会等等。“特别喜欢体育,即使在考试前夕,也没有落掉自己喜欢的意甲等各种体育赛事。”
回忆起当初的备考经历,朱海波仍记忆犹新。“平时的积累很关键,外交部的公务员除了申论和行测,还有一门专业笔试,专业笔试考的就是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他说,在面试时,遇到很多比他“出身”好的竞争者,“有很多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其实大家的申论和行测成绩都差不多,拉开差距的主要是专业考试。”
另外,朱海波说,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多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多参加一些辩论赛和演讲比赛,这都能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增加成功的砝码。”
“你为什么能考上外交官?”
“你为什么能考上外交官?”朱海波说,自从得知自己考上外交官后,经常有学弟学妹们向他“取经”,而这也是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一定要有信心,同时,为自己定一个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就能一定会成功。”朱海波说,有了目标,人更有努力的方向,并且这个目标会不断的督促自己要进步。
正如《荀子·劝学》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朱海波也以自己的经历传递着这一真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广泛的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专业领域比较新颖的知识。”朱海波说,平时他很喜欢读书看报,这些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知识使他收获颇多。“《参考消息》、《环球》、《世界知识》等这些政治、经济领域比较权威的报纸杂志,几乎每期都看,还经常浏览一些这样的网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