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工心目中,医院正是发展的好势头,但是,却突然之间卖给了企业,转变身份后,能否还像规划那样发展,有些员工心里在打鼓——“不好说”。
一位员工告诉健康界,“民营医院都追求利润,人家买医院就是要赚钱,想要赚钱,要么压缩成本,要么多收费”。在他看来,多收费使老百姓遭殃,压缩成本就要拿医院职工“开刀”,或许有些员工会“下岗”。他分析称,“医生因为有技术,被辞退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护士估计会受到影响,医院后勤还有一帮工作人员,估计被辞退的可能性也很大。”
在华勤集团进入医院后,医院职工最关心的要数自身的生存。据悉,该院职工身份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在编工作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劳务派遣合同工、转业军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薪资水平,改制后,薪资是否改变、人员去留问题都成了员工关心的话题。员工担心,“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是不够用的。这样大家很没有安全感。”
改制对医院未必是坏事
听闻此事的院长、管理者纷纷表示,“对于医院来讲,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是一件好事情。”
有些院长认为,企业管理医院,能够把企业的管理体制用于医院管理中,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体制内的医护人员,肯定会有些不习惯。“就像胎儿在子宫当中,一旦脱离了子宫,肯定会有恐惧,要让他们自主呼吸,肯定会会不适应。”
此外,购买医院的企业也有雄厚财力支持医院发展。据悉,华勤集团创建于1989年,是以橡胶产业为主导,涉及制造业、服务业、电力生产、地产开发、医疗卫生、资本运营等众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2012年华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华勤集团并非首次出手收购医院。2011年4月,该集团将兖州九一医院收购接管。
兖州市人民医院的改制是否会达到预期效果,“让医院稳健发展、老百姓得实惠”,暂时未知。但是,在政策的鼓励下,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已经不是新鲜事,以后或许有更多公立医院走上改制之路。一位院长建言,“政府可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行业,但是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认真衡量思考”。
(作者:杨晓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