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做到“安民” 整体水质达80年代初水平
济宁境内河流众多,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工程贯穿境内197.9公里,保障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水质安全成为了济宁市环保治理工作的“头号”任务。
为此,从2010年起,济宁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对辖区内重点河段、出境河流实行由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担任“河长”。先后关闭了全部的麦草生产能力21万吨,造纸生产线7.8万吨等污染项目。仅列入南水北调治污规划中的68个工业点源项目就关闭30个,搬迁2个。
在污水治理方面,济宁市15座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集中处理率均值达到93%,7座垃圾处理场日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1820吨,形成中水回用能力57.7万吨。鼓励企业实施废水深度处理和再生水回用,57家企业配套建设了再生水回用装备设施,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再利用标准。采取建设河流入湖口人工湿地、修复河道走廊及滨湖区湿地等措施,运用生态系统净化入湖河流水质。目前,济宁市已建设和修复人工湿地23处、17万亩,水质净化能力达到了每天20万吨。
经过几年的治理,济宁市境内水质整体基本恢复到80年代初期水平。截至2012年底,济宁市列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的119个项目全部建成,13个入湖考核断面全部实现达标,各监控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分别较2011年底降低22.3%和43%,污染物实际入河量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