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惠普为何相中济宁高新区
6月28日,105家国家高新区的代表会聚济宁高新区,出席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济宁高新区与北京、天津、杭州、深圳等4大城市高新区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此前的6月21日,美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确认将在济宁高新区建设国际软件人才和产业基地项目。为什么高层次研讨会在这里举办?为什么国内众多城市纷争的好项目最终落户这里?记者走进济宁高新区一探究竟。
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中心必定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为建设人才高地,济宁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施“551人才引进计划”:五年内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面向海内外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仅去年,高新区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2400余人,其中高端领军人才5人、博士硕士560人,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入选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撑。
毕业于美国UIUC商学院,曾任美国福特IT总部高级经济师的郑鸿亮就是这样一位领军人才。2010年郑鸿亮回国后加盟山推,2012年6月开始主持全公司的财务工作,他设计的统一降本管理流程、统一降本汇报模板和统一降本财务测算方法,很好地实现了成本管控,2012年为公司降低成本1亿多元。
济宁高新区以郑鸿亮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为依托,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71家;与浙江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90多个产学研项目开展合作;近两年来,实施各类创新项目560项,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3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2项。
为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和创新创业团队集群区,济宁高新区正加快建设产学研基地及大学科技园,吸纳高校、院所、研究生院入驻,并与清华大学、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确定了合作办学模式。这些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后期教学将直接与园区企业合作,很多毕业生可就地就业。
济宁高新区还采取“企业出清单、学校出项目、学员选单、政府补助”的方式,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开设“小松班”“冠铨班”等特色专业培训班次,为企业量身定制急需技能人才,累计为企业培养和培训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8900多人。
公共技术平台孵出“小巨人”
中小型企业是市场创新主体,但对于那些初创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动漫作品的制作对测试平台要求比较高,如果公司投入测试平台再制作,显然难以承担。”动漫企业光影时代公司市场总监杨一锋告诉记者,正是产学研基地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公共技术开发测试平台圆了他们的创业梦,制作出《少年岳飞》、《郑和魔海劫》等动漫作品。在动漫软件开发测试平台的支持下,2009年-2012年山东省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出自济宁高新区。
济宁高新区整合创新要素资源,围绕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五大特色产业,以山推股份、辰欣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建起10大行业公共技术平台,不仅提高了公共技术平台的使用效率,还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山推将其拥有的全国唯一的工程机械变矩器液力试验平台建成行业公共技术平台,面向区内相关企业服务,由此诞生了30多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小巨人”企业。
为扶持技术平台的发展,今年,济宁高新区专门设立了6000万元引导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目前已确定对生物医药、软件与动漫等6个公共技术平台分别给予价值500万元的设备仪器支持;对赛瓦特发动机等2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至100万元的研发资金支持。辰欣医药研究所得到价值500万元的仪器设备支持后,企业自身还将增加3000万元的实验设备投入,以提升新医药研发能力。据了解,专项资金的设立预计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