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105家国家高新区的代表会聚济宁高新区,出席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济宁高新区与北京、天津、杭州、深圳等4大城市高新区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此前的6月21日,美国惠普有限公司软件集团确认将在济宁高新区建设国际软件人才和产业基地项目。为什么高层次研讨会在这里举办?为什么国内众多城市纷争的好项目最终落户这里?记者走进济宁高新区一探究竟。
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中心必定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为建设人才高地,济宁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实施“551人才引进计划”:五年内围绕五大主导产业,面向海内外引进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仅去年,高新区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2400余人,其中高端领军人才5人、博士硕士560人,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入选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撑。
毕业于美国UIUC商学院,曾任美国福特IT总部高级经济师的郑鸿亮就是这样一位领军人才。2010年郑鸿亮回国后加盟山推,2012年6月开始主持全公司的财务工作,他设计的统一降本管理流程、统一降本汇报模板和统一降本财务测算方法,很好地实现了成本管控,2012年为公司降低成本1亿多元。
济宁高新区以郑鸿亮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为依托,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机构71家;与浙江大学、美国代顿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90多个产学研项目开展合作;近两年来,实施各类创新项目560项,获得省以上科技进步奖37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