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成为很多人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之一。记者了解到,受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关联行业需求低迷、下游采购信心不足等因素叠加影响,煤炭市场延续去年低位运行的态势,市场总量宽松、过剩趋势明显,企业效益下降,煤炭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矿企业众多,在当前煤炭市场大寒冬的背景下,煤企如何度过难关?日前,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确保成本降低10元/吨,全市煤炭企业利润增加10亿元,各煤炭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原材料消耗和财务费用,压缩各项开支,强化市场营销等措施,在困境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降消耗、减成本、高管减薪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煤炭企业进一步强化了成本意识,坚持倒逼成本原则,制定成本费用压缩方案,积极将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成本费用逐月层层分解落实,实行成本费用与工资挂钩机制。据了解,唐口煤矿和梁宝寺煤矿对原煤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内部市场化运作,并与工资奖金挂钩,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消耗;昭阳煤矿加大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复用力度,开展清仓利库行动,建立了修旧利废价格目录,实行内部修理市场化管理,提高材料、设备的循环使用率。
另外兖矿集团和济能发集团等集团公司从领导班子做起,根据效益情况制定薪酬与效益挂钩量化机制,降低各级领导班子年薪收入的基薪标准。其中,兖矿集团坚持效益决定工资,实施阶段性分配调控,确定工资与效益挂钩的量化措施,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基薪降低50%,专业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基薪降低30%,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基薪降低20%,大幅压缩管理费用。
煤企加强营销,主动调整产品结构
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的多家煤炭企业发现,煤企进一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增加营销人员,实行分管销售的负责人和营销人员营销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激励政策,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质增效。
据了解,兖矿集团根据精煤利润高于原煤利润的实际,向精煤要效益,满负荷生产精煤,同时,对其余20%的原煤、块煤等,按照非精煤客户的要求,随时进行混配销售,做到“性价比”最高。济能发集团实施以质保价措施,从源头控制,实行分采、分装、分储、分运和分级管理,提升煤炭质量,以质保价增效,同时改变营销策略,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了煤炭销量的同比增长。
相关新闻:
6月份济宁PPI继续下行煤价低迷是主因
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刘敦亚 通讯员 王磊)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了解到,6月份济宁PPI同比下降6.5%,较上月价格环比出现0.9%的下降。原材料能源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今年以来,PPI呈现总体下行趋势,本月下行最为明显,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
采掘类重工业是拉动PPI 下行的主要动力。6月份,重工业中的采掘类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9%,使得全部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下降7.1%。作为煤炭资源大市的济宁来说,煤炭价格持续低迷,这是拉动全市 PPI下行的主要动力所在。
6月份,济宁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6.7%,环比下降0.2%,自年初以来持续处于低位运行。主要是受工业生产需求不旺影响,生产资料供大于需。
直接用于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7.6%,由上月的同比上涨转为下降。此次生活资料的下降主要是受大蒜加工企业产品价格急速下滑的影响。济宁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在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中,同比指数呈现“六降三升”的态势。(记者 相启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