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兴隆文化园绝非只有一台演出可看,事实上,这一文化园的建设动用了整个兖州市的多种文化历史资源,按照“一园三区”规划,建成后将形成西区礼佛区、东区体验区以及南区禅修中心。
具体来说,西区信仰中心位于兖州市老城区兴隆塔片区,占地面积339亩,规划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以舍利供奉和文物展示为主。游客在西区可以参观园区内最宏伟的建筑——高118米的灵光宝殿,灵光宝殿建成后可媲美台湾中台禅寺、陕西法门寺等著名佛教建筑,成为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当代标志性佛教建筑。大殿高31米,供奉三尊18米高三世佛,以及未来佛造像,上方最高处是安放佛顶骨舍利的琉璃宫殿。另设菩萨殿、罗汉殿、大讲堂、佛教图书馆、博物馆和国际会议中心等。
蒋世和介绍,西区还将按照宋代建筑特点、寺庙规制重现兴隆寺。未来兴隆寺建成后将引请佛教僧团按照佛教仪轨进行管理,且寺庙也不收取门票。
目前,国内宗教类景区经常出现景区管理方与寺庙冲突的现象,如此前陕西法门寺景区管理方就与法门寺的僧众产生分歧,3年多商业化的洗礼不仅未能重现古刹的辉煌,反而让寺庙的僧人流失了近3/4。
对于这种争端,蒋世和表示,兴隆寺本身已不存于现世,是园区重新建造的,在引入佛教团体之前,双方也会就各种管理细节和可能遇到的问题签订详细协议,以避免出现矛盾,前期寺庙香火如不足以支持兴隆寺正常运转,园区会予以一定支持。
东区体验中心占地面积1050亩,一期规划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以体验区的佛教文化动感主题体验和演出区的佛教主题实景演出《菩提东行》为主,辅以现代化游乐区组成。其间穿插生态、水景、园林、建筑和文化景观五大元素。
蒋世和介绍,东区利用现代主体游乐领域的高科技手段,设置了许多游客体验性、互动性项目,比如,在钟鼓楼内游客可以通过模拟装置中心,体验修禅人晨钟暮鼓的心灵洗练,还可以观看菩萨文化图片与造像历史演变展、参与点智慧灯、菩萨大行大愿互动体验。而体验楼则融合了体验、互动、演艺等功能,是一个不逊色于任何4D影院的大型娱乐场所和体验乐园。最特别的是99米高的地标性建筑合十塔,是整个兴隆文化园的点睛之笔。
在兖州市南部有一处采煤塌陷区,兴隆园南区禅修中心正是利用地面塌陷后上升的地下水进行生态治理开发,建设融入佛教理念的艺术村、度假村,从而形成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湿地禅修体验中心。
目前兴隆文化园东、西区施工已接近尾声,园区主要的建筑物合十塔和灵光宝殿已经封顶完毕,今年年底前即具备开园条件。
整合“儒释道”旅游线
蒋世和介绍,兴隆文化园的出现,可以将泰安(道教文化)、曲阜(儒家文化)以及兖州兴隆文化园(释家文化)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路线——儒释道黄金旅游路线。在高铁等交通工具的辅助下,这条线路将给山东省传统的泰山游、曲阜游等旅游市场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形成国学游、文化游、寻根游、修学游等多种旅游形态,能够大力推动鲁中、鲁西南的旅游发展,从而加快兖州市乃至整个济宁地区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
但如何让这一新的旅游线路受到旅行社和广大游客的认同和喜爱,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在营销策划和后期运营上下功夫。蒋世和告诉记者,早在规划阶段就已经开始考虑营销问题,在《菩提东行》试演时,广泛邀请全国各大旅行社负责人、导游代表等现场观摩。“我们首先要与旅行社合作,在旅游市场上着力推广儒释道这条黄金线路,借助泰山、曲阜已有的知名度和游客体量,将兴隆文化园这个品牌推广出去,加大山东省内和周边市场的营销力度。同时,我们会借助高铁的便利条件,发展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区的客源,逐渐扩展到全国。”蒋世和说,“前期,我们还很难让游客专门为我们而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兖州也成为一个新的佛教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