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是把准了家长的脉搏,很多幼儿园开始走起了“国际高端路线”,美式教育、英式教育层出不穷,最差的也打着“国内最大”的牌子。但事实上,很多民办幼儿园只是盛名在外,其实难副。例如,在国内非常火爆,并且在济宁也有分支机构的某早教中心,号称享誉世界的全球早教领导品牌,实际上在美国只是一家健身机构,专门帮助青少年减肥。
此外,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并没有教师资格证,尽管硬件设置很“奢华”,但是师资水平并无保证,有业内人士甚至称“只要有钱就能办幼儿园”,这种说法也让人不禁质疑很多家长“勒紧腰带”也要让孩子上天价幼儿园的做法。
收费该设个“天花板”
“有些幼儿园打着国际、双语的旗号迷惑家长,拔苗助长的势头极为明显。”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韩老师认为,对于中国孩子,这些外国式教育还有“水土不服”的弊端,未必适合所有的孩子,幼儿园应该是选对的而不是贵的。
济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刘玉梅告诉记者,民办幼儿园是由各县市区政府主导、教育局主管,价格由物价部门核准,按照规定所有教师均应具备教师资格证书,但是由于民办幼儿园数量多、分布散,在实际监管中存在一定困难,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鱼”。
多数家长认为,民办幼儿园收费要有个“天花板”,不能让民办幼儿园成为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韩老师建议,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发放补贴,鼓励其就近接收生源,以做到物尽其用。
记者了解到,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济宁市专门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规划,按照规定,今年还将新建改扩建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266所,其中新建111所,改扩建155所。但是短期内难以改变“僧多粥少”的状况,很多家长对政府的这份“好心”并不买账:“很多新建的幼儿园收费的确比较便宜,但是设施、配备方面同样也差了一截,还是不愿意把孩子送过去。”
“拥有众多独特资源的公办幼儿园,有理由比天价幼儿园办得更好,但是现在政府资金投入依然不能满足需要,师资缺口也很大,与一些办学质量较好的民办幼儿园相比竞争力较弱。”刘玉梅坦言,政府确实投资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但是同时还要注重办园质量的提升,否则,依然是“费力不讨好”。
她认为,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前导,应该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与补贴,让公办学前教育成为政府主导的免费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将民办幼儿园“一棍子打死”,民间资本办学作为有益补充,应当予以鼓励,只是当前有很多问题需要规范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