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告诉记者,今年他测量的海水温度最高一次达到了33℃,而今年连日的降雨和高温一起成了海参的死敌,“原来气温也高过,但是没出现这么大面积的死亡,今年雨水比往年多,两方面原因才导致海参绝收的。”老宋说,下完雨后,海参池里的盐度还不到20‰。
记者在莱州调查发现,除了虎头崖和刁龙嘴外,金仓街道的崔家村养殖区,朱由养殖区的露天海参养殖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记者调查 降雨与高温叠加造成海参死亡
在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厅里,张贴着8月5日由莱州市气象局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渔业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平均的海水温度达到了29.5℃,比去年的平均海 水 温 度28.9℃高 出 了0.6℃。而记者从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8月17日的平均海水温度达到了29.7℃。
渔业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海参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温度升高,加上今年降雨量大,海水盐度下降,导致了海参的死亡。在池塘中养殖的的海参可采用地下水和冰块降温,也可用遮阳网缓解高温,但是在海域里养殖的就不好补救了。
工作人员还说,莱州的海参采取轮养模式,养殖两三年才能“收获”,每年出产3000吨左右。今年海参死亡,对今后两三年海参的产量都将产生影响。具体的损失情况,这名工作人员称还在统计中。
记者从水文部门获悉,从今年7月1日起截至昨天下午五点,我省的降水量达到388.2mm,比历年同期高出34.6%.而高温天气也从八月初持续至今。
当地渔民告诉记者,在海参养殖过程中,水温超过20℃,海参便进入“夏眠”状态,不吃不喝。一旦水温超过28℃,海参便很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同时,降水量增大,导致池中盐度突降,池底缺氧,养殖环境恶化,引发海水养殖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同时,记者发现,汇入渤海莱州湾的水系众多,有19条淡水自莱州湾流入渤海,降水量大量增加也容易影响沿海区域的海水盐度。加之一些填海造池的养殖户,将海参池层层向海中扩张,也影响了海参池中海水的更换,影响了海参的健康成长。
应急措施 多地现类似情况 有关部门发布防范措施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莱州以外,还有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因为高温和降水量大而引起海参大量死亡的现象。
记者在省海洋与渔业厅官方网站各地动态栏目中注意到,最近青岛即墨市、滨州无棣市,以及烟台、威海的一些地市都出现了此类海参死亡的现象。
8月16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渔业处发布《山东省刺参高温灾害应急防范措施》,措施中指出,刺参死亡、化皮主要是由于极端天气导致水环境异常变化造成,不属于爆发性病害,切勿投放抗生素类药品,可适当投放增氧剂、底质改良剂及抗应激类制剂等。据气象部门预报,近期高温闷热无风天气仍将持续,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刺参养殖生产者可酌情进行捕捞收获,降低损失。
延伸阅读:加糖又加盐半斤海参变一斤 最好到正规专卖店购买青岛:将浒苔烘干为海参鲍鱼储“过冬粮”(组图)海参也中暑?持续高温导致即墨海参大面积中暑腐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