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印度把发展航母视为提升海上军事实力的首要目标。早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就从英国购买了第一艘轻型航母,取名“维克兰特”号,印度成为战后亚洲最先拥有航母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确立了全面控制印度洋、维护海洋利益的“大国海洋战略”。1986年,印度从英国购得一艘退役航母,改造后成为印度海军西部舰队旗舰,取名“维兰特”号。印度计划从2017年左右开始建造比“维克兰特”号更大的第二艘国产航母“Vishal”号(排水量6.5万吨)。如果加上今年年末将从俄罗斯购买的“维克拉马蒂亚”号(排水量4.54万吨),10年后印度将拥有3至4艘航母。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告诉南都,“这么多年印度没有停止发展航母,为了实现在印度洋的主导地位,印度认为必须发展数量较多的航母,实现全面控制印度洋、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的目标。”不过他也指出,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印度急急忙忙,最近刚下水的航母完工量只有30%,它真正投入服役要到2018年,甚至可能推迟至2020年。
韩国:“独岛”号可改为航母
据《朝鲜日报》报道,在金泳三政府时期的1996年,韩国海军曾秘密制定了大洋海军建设计划,其中包括建造可搭载10多架直升机的1万至2万吨级轻型航母。但进入21世纪后,由于预算上的压力,在项目优先顺序上被调整,拥有航母被推迟为中长期计划。
2012年,中国“辽宁”号航母入列,日本也在建造轻型航母级新型直升机航母,韩国坐不住了,围绕需要航母的迫切性、引进时间、引进方式等的争议逐渐变大。当年,韩国国会国防委员会提出,在2013年的国防预算中包括就韩国军队是否引进航母的1亿韩元研究预算。
尽管如此,韩国还是制造了亚洲最大的登陆舰“独岛”号,该舰被韩国媒体称为“韩国型航空母舰”,“独岛”号长200米,宽32米,排水量为1.35万吨,满载排水量达1.9万吨,最大航速43节,可搭载700名海军陆战队员、10架以上CH -60“山猫”直升机、7辆水陆两用装甲车、10多辆坦克及2艘高速磁悬浮登陆艇。其雷达可侦探和跟踪400公里内的100多个目标。“独岛”号于2007年7月正式列入战斗序列,韩国海军计划再建造2至3艘。
《朝鲜日报》去年11月曾报道称,韩国军方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对现有的独岛号的甲板进行改造,也可以用做可搭载垂直起降机的轻型航母。韩国很难先于日本拥有航母,因此如果日本正式拥有航母,韩国很有可能将‘独岛’舰改造为轻型航母。”
东南亚:多国欲效仿泰国
泰国于1997年耗资4亿美元从西班牙购进了“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成为了东南亚唯一拥有航母国家,也是继印度之后第二个拥有航母的亚洲国家。有分析人士认为,该航母的入役标志着航母决不只是大国海军的专利,而是越来越为中小国家所看好。
“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舰长182.6米,舰宽30.5米,满载排水量1.15万吨,是世界上最小的一艘航母。泰国购买“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时,还同时购买了9架A V-8S“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和6架S-70“海鹰”式直升机等舰载机。这些装备也是泰国海军调整“浅海防御”战略、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的体现。海军专家李杰认为,泰国在东南亚国家中比较富裕,经济实力比较强,泰国想在东南亚地区起主导作用,因此必须要有一艘航母。
据俄罗斯军事周刊《但是》报道,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几年前就开始研究拥有航母的问题,如果越南经济整体增速保持现在的水平的话,拥有航母不是不可能,而马来西亚也能从意大利或西班牙采购中小型航母。
动机:“都想投射力量”
建造和维护航母耗资巨大,为什么亚洲国家纷纷发展航母?
军事专家李杰认为,航母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当国家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能够发展航母。有了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也上去了,发展航母才是顺理成章。同时有了航母,能带动整个国家海上力量的整体提升,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变化,它不像其他战舰,它是整体能力的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