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户外公益广告、过街横幅、墙体版面和LED屏,立足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以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市民健康知识为重点,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的宣传,使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创卫”活动家喻户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完善物业管理,实现社市中区物业化管理全履盖,确保卫生保洁责任到人,垃圾不见天,无暴露垃圾、无垃圾外溢和卫生死角。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开展喷涂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专项治理活动。配合古槐执法大队对辖市中区“五乱”现象进行综合治理;取消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店外设摊、市场外溢现象,做到坐商进店、行商归市。
三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履盖,各社市中区与辖市中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医院、经营户等沿街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0月底前,辖市中区内50%以上的主干道全部建成示范路,20%以上的次干道和小街巷达到达标路标准。年底前辖市中区内的主干道全部建成示范路,50%以上的次干道和小街巷达到达标路标准。
四是加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配合工商、公安、消防、药监和安监等相关部门对辖市中区 “五小店面”进行清理清查,做到持证经营、合法经营。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提升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整体卫生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创卫标准。
五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市民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推动市中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各社市中区要组织本社市中区志愿者深入公共场所,对乱停车辆、乱堆乱放、乱拉乱挂、违规经营、乱堆垃圾和随地吐痰、攀折花木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