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定位,羊山镇始终将秸秆禁烧工作与综合利用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通过提前部署、创新举措,在完善秸秆禁烧安全网络基础上,结合科技与市场,再推禁烧新举措。
环保宣传,引转生活方式。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羊山镇将秸秆禁烧的工作力度再加强,将宣传发动面覆盖到全镇各村户,保证在禁烧工作上村村在宣传,人人促环保。在宣传方式上,一方面采用传统方式,利用村民广播和条幅悬挂在全镇营造浓厚的禁烧氛围,尤其结合创办卫生城市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人人身上有压力,户户心中有责任。另一方面突破创新,充分利用村内文化墙喷绘有引导性的宣传彩图。在李庄村、邱官村等村庄,通过在统一粉刷的白色基底的墙面上绘制书墨彩画来提升村居形象,营树亮点,使村民自觉向清洁、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
秸秆还田,促进农械升级。今年羊山镇荣获全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镇,全镇备案管理农机械1208台,联合收获机31台,形成“平安农机”示范村5个,示范户50余户。依托农机平台,羊山镇努力向“绿色农机”和“生态农机”方向转变,通过促进农机械的提档升级来实现秸秆还田的普及率。由农技站负责技术推广,将秸秆还田的益处在各村做宣传发动,尤其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凝聚村民对秸秆还田共识。农机站负责协调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一是积极对外联系专业机械队伍,进村收割粉碎还田,二是通过购置补贴引导村民购置相关机械经营性操作,同步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变废为宝,搞活编制工艺。基于生态旅游特色乡镇的定位,羊山充分利用市场将秸秆变废为宝,通过与传统编制技术的结合,增加秸秆的附加值。为搞活编制工艺,发展秸秆经济,镇通过引导培育和平台搭建来营造良好的环境。借助村内的远程教育平台,镇有选择的组织群众收看示范乡村发展秸秆经济的成功案例,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全民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计划,为群众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镇组织民间编制艺人集中展示传授编制手艺,使村民能够熟练掌握编制草帽、草毡、草席的技术,围绕景区还编制出具有文字图案的纪念性产品。与邮政储蓄等部门积极沟通,落实创业资金贷款,促进机械引进,加速编制工艺向产业化的转变。(赵师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