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立交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刘畅摄
通车后的二环西路高架桥 记者刘畅摄
原标题:多绕9公里却省11分钟
昨天,二环西路高架桥正式通车,这意味着省城高架桥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了三面绕城。三面高架环城,能给市区和进出西客站的交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兵分两路,进行了一个小体验。结果显示,尽管全程走高架要比走地面经十路多跑九公里,但从燕山立交到腊山立交,还能快出11分钟。
【体验一】沿经十路直行12公里30分钟
昨天早上8点,第一路记者在经十路燕山立交桥附近准备打车沿经十路前往腊山立交桥。8点29分,记者打上车出发。上车后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上班高峰期,一般很少有出租车愿意往市区里跑,“早上高峰期,经十路上会很堵,有时一个小时都跑不完一趟。”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昨天早晨经十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堵。除在燕山立交桥西侧下桥口路段一如既往地有些拥堵外,其余地方还算畅通。从燕山立交桥到省体育中心,记者所搭乘的车共花了近17分钟。
过了省体育中心,经十路上通往二环西路方向的道路便通畅多了,几乎没遇上堵车的情况,但从西往东方向的道路却堵得很严重。
最终,记者沿经十路到达腊山立交桥时已8点59分,近12公里的路程共用了半个小时。对于这个时间,张师傅也很惊讶,连称太少见了,平时1个小时都不一定够用。
【体验二】走高架桥绕着圈跑多跑9公里还省11分钟
早上8点29分,在确认第一路记者打上出租车上路后,在燕山立交桥下待命的第二路记者同时出发,驾车从经济学院门前的高架桥入口上桥,计划走二环东路在全福立交桥转弯后沿北园高架西行随后走刚刚开通的二环西路高架直奔腊山立交。
记者上桥后,发现尽管时值上班高峰期,但二环东路南向北一路畅通,记者驾驶的车辆时速基本能达到70公里以上,在行至全福立交附近时,车辆逐渐多了起来,在立交桥转盘处车辆开始缓慢通行,但基本上还能达到50公里左右的时速。
记者在全福立交桥完成转弯后驶入北园高架路,此时北园高架东向西车辆并不多,而反向则拥堵明显,特别是在北园高架桥转二环东的转弯处车队排起长龙。不过,记者在东向西行驶在北园高架上时,时速基本上一直维持在60公里左右,比较顺畅。当记者开车行至北园立交桥联四路下桥口附近至长途汽车站下桥口这一段时,车辆开始拥堵,时速在40公里左右。然而当自己驾车行驶至黄岗附近时,发现一路向西竟然一辆车都没有,刚刚通车的二环西高架格外通畅。从黄岗下桥口开始一路往西再转南,在刚刚开通的二环西路高架桥上,由于车辆稀少,记者驾驶的车辆时速达到80公里的限速极值,一路顺畅。
8点48分,记者顺利到达腊山立交桥。一看表,这一路21公里的路程总共才花了19分钟。尽管记者在燕山立交桥前往腊山立交途中相对于走经十路的第一路记者多跑了9公里左右的“冤枉路”,但明显比第一路记者快了十多分钟。而要是在正常大堵车的情况下,走高架比走地面能省的时间就更多了。记者李世武见习记者高玉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