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到小区后,老人渐感充实
从2009年底,历下区开始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让社工介入到养老中。不少老人感到,社工到来后,生活更丰富、也有了聊天的人。
11日上午,历下区芙蓉街社区居委会热闹起来,60余位老人聚集在居委会二楼活动室,在济南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的带领下,学习制作丝袜花。3名社工将丝袜花制作材料发放给老人,并耐心地教老人制作丝袜花。
“没想到自己眼都花了,还能做出丝袜花。”80岁的孙淑贞做好丝袜花后,爱不释手。她告诉记者,自从年初社工到来后,不但活动丰富了,而且社工们时常找她聊天。
据了解,2013年年初,历下区政府出资,按照“政府组织出资并监督评估、社区搭建平台并支持发展、专业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并有效落实”的模式,购买济南基爱社工服务中心的社工项目,在历下区泉城路街道芙蓉街社区、甸柳一居社区、县西巷社区等开展服务,其中很大一部分服务内容涉及到助老服务。
在市中区,政府购买的“快乐老家”社工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手工班、电脑班、定期举办活动等。
让老人都受益,这事儿真挺难
据了解,按照《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若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其中一项要求为年满70周岁、享受低保待遇的“三无”老人。有些低保边缘户的老人,则被卡在了免费服务之外。此外,由于辖区老人多而资金投入有限,有些区县还将享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的年龄提高到了80岁以上。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项兜底政策。”据济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李玉山介绍,养老形式主要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部分,目前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主要集中于居家养老,今年市级财政共投入453万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全市有约3000位老人享受到这项服务。政府购买的养老服务主要是针对困难老年人,目前来看很难惠及到所有的老年人。延伸阅读:青岛公办养老院要排队几十年 私营养老院床住不满记者探访济南老年公寓 民办养老机构门庭冷落济南首家社区托老所变身文化站 社区养老走进死胡同青岛公办养老院现“一床难求” 动辄数百人排队莒县60岁以上乡村医生政府全额承担养老保险费用烟台老人养老院快乐过重阳 工作人员悉心照料重阳节特别策划:老龄化严重 探索中国式养老困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