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观察:演交会注重“后十艺”效应
齐鲁网10月14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山东新闻》报道 作为十艺节期间的一项重头活动,演艺产品交易会吸引了国内外600多个演艺机构、近2000个剧目、节目现场参展,众多艺术精品借助这个平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演交会现场,北京龙视大羽华裳国际文化传媒公司的展台布置得格外吸引眼球,一件件古典戏曲服饰精美华丽。这部以戏曲文化彰显东方神韵的大型舞台意象剧《大羽华裳》,在演交会上现场与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客商达成合作,签约金额7000万元。
澳大利亚博士达海外教育中心总经理 爱德华·陈:这是一个非常独一的,非常传统的中国项目,所以我们想把这个项目带到澳大利亚去。 类似于《大羽华裳》这种项目我们还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或者当地演出媒体来进行介绍,让它争取在澳大利亚有更好的影响力。
突出演艺产品与市场的结合,是本届演交会的主旨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参展商们各显神通。国家经典剧目展区,历届"文华奖"获奖作品墙,组成一幅中国舞台艺术绚烂夺目的发展史;国内首部魔幻舞蹈剧《梦归琴岛》,把充满异域风情的演出搬到了观众面前;动漫COSPLAY、京剧现场演唱,不同风格的展示,让人目不暇接。
山东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彬:我觉得应该一年搞一次,全国的演出商和全省的演出商都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交流,推广的这么一个平台。
演交会签约仪式上,北京保利剧院与威海大剧院达成合作,这也是保利在山东的第四家合作剧院,今后,保利每年将为山东引进400场海内外精品演出。
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鸿玥:我们剧院比较多,在全国有33家剧院,这样对我们选择演出的质量,包括价格,还有整个费用也是有优势的。
既培育市场,又重在惠民。借助十艺节的平台,把更多优秀剧目推向市场,也让更多十艺场馆在节后得到充分利用。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在国内乃至国际整合我们的演艺资源,来到我们山东,丰富我们的演艺市场。同时建设演艺联盟和剧场院线,目的要降低演绎成本,让更多的老百姓,能看得起戏,能看好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