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有少数人认同培训班的指导作用。“应该有一定的作用吧,老师可以从考试重点、复习技巧等细节进行辅导,对于之后的复习方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市民孙先生说,尽管如此,但一味地依赖培训班是不可取的,不要被忽悠了。“但是,总感觉学到的东西和学费不成正比,不值那么高的价钱。”
部门说法
“切勿盲目跟风,要理性选择培训班!”
考生是否应该选择这些看似有效,费用昂贵的培训班?如果选择,面对花样繁多的培训课程,考生又应该怎样“下手”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平时不努力,在考试前夕报个班突击复习,想着就能考上公务员,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就公务员的考试特点来说,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心理是不明智的。”市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务员考试重在平时的知识积累,从知识结构的把握到知识面的扩展,再到应变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提升过程。“不少考生都是一种盲目报班的状态,看着别人报,自己也报,也不看自己的能力到底适合哪一种培训课程,这种盲目跟风导致现在的公务员培训市场有些混乱,无形之中各种天价培训班应运而生。”
不管做什么事情,从实际出发,方能事半功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想从事公务员,真喜欢公务员这个工作,有责任心,甘愿为公共服务付出,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多关注时事政治,脚踏实地认真准备,不要有侥幸心理。”该工作人员说。
另外,该工作人员建议考生,如果决定报考公务员培训班,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班,不一定贵的就是好的。“报班之前,最好对自己做一个评估,了解自己的短板是什么,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班。”
维权提醒
索要票据,签订正式培训合同
面对铺天盖地的培训招生广告,国家公务员局也申明,公务员招考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等名义举办的有关2014年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广大报考者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那么,面对各种“天价”辅导班,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对此,市消协投诉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报名培训班时,除了索要正规票据外,报名人员还要和培训机构签订一份正式的合同,以便在产生纠纷时,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目前很多考生拿培训机构没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太过相信培训机构给出的承诺,没有任何协议书,就匆匆将学费交上。”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