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立的青岛仁爱学校
原标题:市北三所新校弃用路名命名 改名后分数线上调
近日,广州市第27中学改名“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42中改名“海珠实验中学”,赤岗中学改名“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44中将更名“天河实验中学”,中学改名潮中,多数新名字都带上“实验”或“外国语”等字样。在青岛,学校更名的势头也有了政策支持,市北区教育局将以往学校按照道路命名的方法,改为按照学校的特色发展道路和学校文化命名,仁爱、启元等富有个性的名字逐渐出现。
新学校不以道路命名
和很多市民想象中不同的是,新成立的市北特教学校,并不是和岛城大多数学校一样,以道路命名。 “仁者爱人,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仁爱。 ”青岛仁爱学校校长候昱倩说。市北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媛媛则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市北区教育局改变了以往学校以道路命名的方法,改为按照学校的特色发展道路和学校文化命名,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内涵与校名密切结合。此前市北区相继启用的启元学校和立新小学,已经率先尝鲜。其中,启元学校因为是目前青岛市新建的首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以 “启元”命名,既蕴含学校“以先启行 ,通元识微”的办学理念,亦有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开启新纪元”的期盼。 “立新小学,对应的一个是‘破旧立新’,我们也希望培养立新的孩子们拥有创新的品质和精神,拥有与众不同的光彩人生。 ”张媛媛说,青岛仁爱学校则是该区今年第三所不以道路命名的新学校。
更名多改叫实验学校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学校的更名要首先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比如区属小学向区教育局提出改名申请,区教育局同意后再由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批核准。因为名字更换涉及学校标识、公章、注册信息等一系列变更,所以至今为止申请更名的学校还不多。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更名多是改成了带有“实验”字眼的名字,“比如江苏路小学更名市实验小学,育才更名青岛实验初中。另外新建的学校也要走这一套备案名字的程序,新建学校一般是主管部门在规划学校的同时就申请批复,比如市北区报市编制办备案第二实验初中,市教育局在城阳建设的实验高中等等。 ”
在对广州学校更名评价中,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学院院长、华师附中前校长吴颖民分析,对于近年频现的改名,一言以蔽之,是为寻求新发展,扩大影响力而为。而改名偏好 “实验”、“外国语”等标签,他认为是受大环境影响,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实验”有创新之意;另一方面广州正大力发展外国语学校。
改名后分数线往上蹿
教育QQ群里,有家长们对学校改名不感冒。“改个名字是好听了,但学校好坏关键是看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江苏路小学虽然叫市实验,但市民还是习惯性地称呼它的老名字,就算没有市实验的名号,江苏路也一样火爆。改名字倒不如招聘一些名师来更实在。 ”也有家长表示,改名字确实吸引了学生和家长更多的关注,比如2010年25中成为2中分校,名称变化了,学校的师资尚未有变动,当年的录取线便比普高资格线高出20分,不再招收调剂学生,第二年,学校录取线与普高线之间的差距增加到25分,离普高线越来越远,与第二梯队的录取线差距缩小。
“以前校舍没整修好,在校学生数量很少,今年,我们搬进新校舍,将面向全国招名师。”2中分校办公室主任于青透露,2中分校这次招聘的名师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学科,老师需要符合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标准,是全国模范教师或优秀教师、省部级特级教师。引进的老师享受青岛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有周转房和安家费。“我们学校已经引进了一个省特级教师,是物理学科的,另外自己培养了一个数学学科省特级教师,分校成立以来,每年都会送一批老师到高校培训,一般是去华师大培训。分校成立后不断有老师伸出橄榄枝,表示想要过来教书,我们最终制定了这个名师计划。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