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曲阜市卫生局出资整修责任区的路面,优化城区道路质量。
近日,曲阜市卫生局与商店门头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每一商铺都由2名工作人员负责督导,确保街头卫生。
原标题:曲阜:打造中国最干净城市
孔子故里曲阜,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城市,每迈出一步似乎都牵动着世界的目光。
从“打造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到今年9月着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造中国最干净城市”,曲阜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单青 兰玉杰)
步行走街串巷清除“顽疾”
曲阜,正探索着一条城市发展的新出路。
“圣人的家乡,应该干干净净。在内宾面前代表曲阜,在外宾面前代表中国。”9月3日,在曲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把城市形象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郑重地告戒大家:“垃圾围村”、城市街巷卫生死角等“顽疾”正使“圣人之乡”的美誉受到挑战。
领导干部接地气,带头每天步行走街串巷,而且哪里偏就去那里,一丝不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通康居路、修缮曲阜火车站广场、学校门口添置果皮箱……10月1日、2日,李长胜和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一起步行60余公里走遍80多个小区及街道,现场“揭短”、制定整改措施。
自此,原来“垃圾围村”、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背街小巷的脏乱差等一系列影响文化名城形象的难题迎刃而解。目前,曲阜在72平方公里的创卫工作范围已实现创卫工作24小时“全覆盖、无死角”,力争今年年底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技术标准。
对曲阜来说,创建卫生城市将是一场“持久战”.
补齐农村垃圾清运“短板”
打造最干净城市,农村的垃圾死角更是区域卫生“短板”,需要补齐。2012年3月开始,曲阜市就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武家村投资600多万元,将28条街巷硬化,安装64盏仿古式路灯,植树4万多株,把村幼儿园整修一新,使整个村变得干干净净。
九龙山下,曲阜小雪街道武家村,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围村”的垃圾已经销声匿迹。“刚开始环境治理的时候,天天打扫卫生,俺还有点不适应!”武家村村民韩佃忠感慨地说,第一天清理出20多车垃圾,村里一下清新了很多,住着也觉着舒服!
建成“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形成保持农村卫生“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据曲阜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继峰介绍,近年来,曲阜市新修农村公路、村内街巷2248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村内通”,基本实现“户户通”.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列支2000万元用于完善镇村一级的环卫设施,市财政每年追加投入1000万元维持运转,让农民享受跟市民同一水准的环卫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