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问,笔者在留庄镇土山村路口,碰到了几个行色匆匆的年轻人。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土山村冬季养鱼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刚刚听完课。“入冬以后,我一直担心天一冷自己养的鱼会被冻死,‘早搭大棚、注意增氧、定期调水、投喂饲料’,专家就是专家,总结的真精辟啊,呵呵,这课上的太值了!”该村的养鱼大户满孝成高兴地对记者说。据了解,该镇利用农闲时节,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开办了各类种植养殖、创业等技术知识培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就业创业难于无技能、困于无保障的问题。冬闲忙“冬补”,科学奔小康,已经成了当地农民的一种时尚追求。
一走进欢城镇袁堂村,只见位于村文化大院内的农家书屋安静温馨,屋内10多张桌上挤满了人,有的村民正在翻看报纸杂志,有的正在查阅图书,有的正在观看移动影库播放的农技电影……管理员宋传友笑着对记者说:“立冬以后,天气变冷了,地里活也不多了,每天来这里看书的人跟赶会似的啊,这不大家伙儿都争着抢座位呢。”据了解,像袁堂这样的村,在全镇还有很多。
近年来,微山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镇有一站、村有一院”的思路,建成了15个乡镇文化站、542个多功能村级文化大院,提升了100家农家书屋……遍布乡村的“农闲文化”实体,使村民们学习有场所,娱乐有去处,满足了求富之后求知、求乐的需求。如今,微山农村处处散发着扑鼻的“冬闲人不闲”的文化馨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