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以俄首脑会晤正值伊核问题六方(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在瑞士日内瓦进行密集磋商和对话,试图达成一项阶段性协议之时。
内塔尼亚胡20日在与普京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以色列建议按照解决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的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他说:“在叙利亚方案中,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完全公正地坚持叙利亚彻底销毁化学武器。我相信,如果只是销毁部分化学武器,但给叙利亚保留重新生产这种武器的能力,国际社会是不会同意的。”
内塔尼亚胡主张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拆除离心机和核反应堆。他要求国际社会关注伊朗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情况。
但普京并未对内塔尼亚胡的建议作出正面回应,而只是含糊地表示,双方详细讨论了伊朗核问题,俄罗斯乐观看待在日内瓦开始的伊核问题对话。
伊核问题一直是以色列重点关注的领域。以政府认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将对以色列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以方担心伊核问题六方与伊朗达成一项“不妥”的协议,从而不能保持强硬态度并有效终止伊朗进一步的铀浓缩计划。
就在其出访俄罗斯之前,内塔尼亚胡刚和到访以色列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进行了会谈。奥朗德在会谈后表示,同意以色列在伊核问题上的看法,支持对伊朗采取较强硬立场。
在解决叙化武危机的过程中,俄扮演了重要角色。内塔尼亚胡可能也期待通过此访促使俄方利用自身影响力说服伊朗放弃进一步铀浓缩的计划。
但考虑到俄与伊朗之间长期以来较为密切的关系,分析人士认为,普京从俄以关系的角度出发,会认真听取内塔尼亚胡在伊核问题上的观点。但俄的既定方针并不会因此改变,还将继续努力促成国际社会和伊朗之间的妥协。
以色列海法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巴鲁赫·古尔—古雷维奇认为,内塔尼亚胡此行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双方在会晤中更多的是各自阐述立场,很难打动对方。
除伊核问题外,以俄关系和中东局势也是此次会晤讨论的议题。
以色列前驻俄大使、以国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兹维·马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冷战时期,由于美以联盟十分牢固,造成以色列和苏联在许多涉及以方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持有不同立场。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以色列和俄罗斯之间共同的利益关切越来越多,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分歧也在逐渐弥合。正如内塔尼亚胡在此次访问期间所说,以色列有100万犹太人来自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这使得两国之间具有一种天然联系,也有助于促进以俄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作者:孟博http://news.sohu.com/20131122/n390617476.shtmlnews.sohu.comfalse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22/c_118253864.htmreport1339新华网耶路撒冷11月22日电(记者孟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两天的访问。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此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俄总统普京相信:一 (责任编辑:UN626) 原标题:新闻分析:以总理访俄未获实质成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