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编如下:
尽管拜登在日本高调挺日,不厌其烦地重复强化美日同盟,明确表示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上与日本“步调一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与日本首相大肆渲染双方会晤成果不同,拜登的表现还是理性、克制的,美日连手公开对抗中国识别区的声音,多由日方发出,而且仅仅是一口号。
也许对拜登访日期待过高,拜登走后,日媒难掩对安倍政府的失望。拜登来之前,安倍内阁精心设计了“抗华三招”,包括发表彰显两国携手对抗中国防空识别区的联合声明,要求中方撤销防空识别区的主张,以及跟随日本做法,要美民航也拒绝向中方递交飞行计划书等等。
拜登并未采纳这些可能刺激中国的具体举措,仅强调反对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原则立场,并呼吁中方不能对民航客机的飞行安全构成威胁。拜登用原则支持“安抚”日本,多少有点敷衍的成分。
拜登所说的美日“步调一致”,实际上是美在对待中国防空识别区原则立场上与日达成一致,但在具体“步调”上,美显然没有跟上日方激进的“步伐”,美也不愿随日起舞。没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日方计划落空,今后恐怕也不得不考虑如何因应形势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
由于身处受访国,出于外交礼仪和必要的气氛,有些话说得不一定很直白。但来到中国,拜登对日本有些话还是要讲的。美日同盟固然是双方的“安全基石”,没人反对双方强化,但安倍内阁现在的所作所为早已超越美日双边的范畴,已成为威胁亚太地区安全的破坏力量。
作为战后秩序的创立者、维护者,作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大国,美方有义务为日本“右转”幅度划定底线。对今天的日本不仅要“安抚”,还要“约束”,而且“约束”远比“安抚”迫切得多。
不管日本愿意与否,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拜登关于“日本有必要与中国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相互沟通渠道,以避免在东海发生擦枪走火问题”的意见有其建设性。中方对话的大门是始终打开的,只是日本不承认、不理睬、我行我素的做法根本不是一种对话姿态。要平衡中日对立,首先是要求日本放弃对抗,这是美方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
拜登访华早在计划之中,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远不是此访的全部。拜登不是为识别区而来,更不是为日撑腰而来。习奥“庄园会”达成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拜登此访要在这一方向上迈出实质步伐。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定中国今后十年宏伟蓝图,拜登需要认识了解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治国思路,寻求双方合作新契机。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大到全球问题、小到地区争端,都离不开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合作。
双方要探讨、解决的议题很多,拜登访华,还是别让日本绑架,搅了中美关系的大局。(施君玉) http://news.sohu.com/20131205/n391308530.shtmlnews.sohu.comfalse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b/2013/12-05/5581999.shtmlreport1405中新网12月5日电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结束了对日本访问后来到北京,香港《大公报》5日评论称,在亚太紧张局势波谲云诡的今天,拜登来到中国有特殊意义,也被赋予特别期待。 (责任编辑:UN629) 原标题:港媒:美不愿随日起舞 约束远比安抚迫切得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