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12月16日讯(山东台 刘红娟)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从地下室小作坊发展到明星科技企业,临沂中讯通科技电子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路。
石英晶体谐振器只有米粒大小,是读卡器、手机蓝牙等微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件。它体积小,精度要求高,过去长期依赖进口。临沂中讯通多年研发,终于攻克了难题。“我们生产的这种谐振器产品,目前是国内体积最小的,精度最高的,这个产品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临沂中讯通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亮说。
依靠这一拳头产品,每年就能拿到200多万元纯利。可几年前,企业还是一家地下室里的小作坊,两台设备,七八个员工,工资发不上,产品卖不出,困难的时候连水电费都交不上。公司也曾尝试扩大规模的粗放式经,雇佣150人大批量生产普通谐振器,短期带来利润之后,普通产品滞销,人力成本加大,企业再次陷入困境。刘红亮告诉记者,抓紧组织人力资源,进行产品的研发,再进行设备更新,设备购置,增加了研发力度。
为搞研发,刘红亮投入全部身家。借助政府200万元贴息贷款、120万元扶持资金,经过三年努力,临沂中讯通目前拥有了28项专利。在3000平米无尘车间里,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组成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公司研发的硬币清点机,也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只有通过创新,不断的创新,产品不断的更新,企业才能杀出一条生路。
目前,临沂中讯通谐振器生产规模居国内前三位,今年成功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拥有了更广阔的融资发展平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