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料图片
齐鲁网济南12月17日讯(记者 满倩 通讯员 李东)为了积极响应济南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部署,适应南部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启动了《济南南部生态经济区道路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
记者今天从济南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规划》已完成初步成果。
南部生态经济区规划面积达839.1平方公里
《规划》中明确了规划范围,南部生态经济区涉及仲宫、柳埠、西营三镇及港沟镇、彩石镇、党家办事处、十六里河办事处的部分用地,规划面积约839.1平方公里。
《规划》客观分析了未来交通需求,明确了南部生态经济区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方向,与南部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相协调,统筹内外交通、客货交通,科学配置、合理安排各类交通资源,构建了支撑南部生态经济区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效、便捷、生态、多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形成“快线+普线”公交枢纽 构建“一环多射”路网架构体系
《规划》初步明确通过增加、改造干线公路,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交通一体化,至2020年,南部生态经济区干线公路网将新增约46.4公里,升级改造约45.9公里。
规划指出将在南部生态经济区构建“一环多射”的路网架构体系。“一环”:即指通过区域路网将仲宫、柳埠、西营三个中心镇串联,促进三个镇产业互补,协调发展;“多射”,即指依托国道、省道、县乡道等十余条道路,使各镇区与主要村庄、风景名胜区及旅游景点联通。
同时,还将形成以公交枢纽为中心,“快线+普线”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
据济南市交通运输局有关人员介绍,快线公交主要通过设置了限时专用通行走廊的干线公路与市区的主要公交枢纽及规划的轨道交通换乘站等重要交通设施相衔接,以实现游客快速到达南部生态经济区;区内普线公交以小型车为主,强调可达性,主要连接镇区和主要景点、村庄;通过在南部生态经济区设置各级公交枢纽实现快线与普线的换乘。南部生态经济区地处山区,规划公交线路按服务半径800米计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0%。
另外,结合景观生态廊道还规划了慢行休闲走廊,通过公共交通将慢行走廊、生态步道、景点、古迹、名泉及镇驻地相串联,方便游客换乘与出行。规划中还提出了完善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出道路用地、场站用地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推动道路交通规划的实施建设。
据了解,下一步,将针对规划成果组织专家评审,预计全部规划工作将于年内完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