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波作《政府工作报告》 陈方主持
董波代表区政府向济宁兖州市兖州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武平摄)
本网讯(记者张树锋)1月3日上午,备受全区人民关注的济宁兖州市兖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区机关第一招待所二楼大会议室隆重开幕。来自全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区人民的重托,汇聚一堂,共同谋划兖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蓝图。
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张玉华、董波、陈方、于立武、王骁、宋新光、董瑞山、孙连干、张华、赵广岭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到代表233名,实到代表229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由主席团常务主席陈方主持。
上午9时整,济宁兖州市兖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董波代表区政府向济宁兖州市兖州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另发)整个《政府工作报告》共分六个部分:一、战胜困难挑战,2013年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二、准确把握形势,明确新一年政府工作目标和要求;三、加快转型发展,打造兖州经济升级版;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新区美丽兖州;五、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六、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董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极为少有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克难攻坚,拼搏实干,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较好完成了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攀上新台阶。(二)坚定不移促转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三)统筹一体抓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改观。(四)不遗余力惠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五)持之以恒转作风,行政效能得到新提升。
董波指出,做好今年的工作,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当前面临着极为难得的“三大机遇”:济宁加快推进都兖州市区融合发展,兖州设区成为济宁中心城区板块,为我们提供了“借势突破”的机遇;省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济宁兖州市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为我们提供了“争先率先”的机遇;兖州工业园区体制机制优势为我们提供了“龙头带动”的机遇。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部署,围绕“提升年、显效年”的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做好创新社会治理大文章,更大力度推进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民生保障“七大突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产业升级。继续实施“十百千亿”企业培育工程,加速企业升级。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加速园区升级。(二)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设立1000万元发展引导资金,做强文化旅游业,突破现代物流业,提升商贸流通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四)突出项目带动。坚持招商引资主攻高端大项目,重大项目每季度集中开工,重点产业项目集中会战,深化创新驱动,高标准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开放引领,全方位推动对内对外开放。
董波说,站在都兖州市区的高度,更大空间展开发展布局,更高水平提升质量内涵,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加速对接融合。树立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对接济宁都兖州市区规划布局,完善提升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基础设施、产业等各类专项规划,强化基础对接、产业联动、相向发展,尽快形成“同城效应”。(二)提升城兖州市内涵。继续推进棚户区和老旧社区改造,提升水电气暖等公共设施,畅通城兖州市路网,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兖州市规划建设,发挥数字化城兖州市管理平台作用,持续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三)加快镇村建设。发挥省级示范镇带动作用,实施镇驻地基础设施、生活居住、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至上、环境优先,把生态建设与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生态兖州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碧水”工程,实施“增绿”工程,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