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改善体系。大力实施“村内通、街巷通、户户通”工程,全市累计投资16.35亿元,完成1927个村庄6622公里道路硬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5条,新开通公交线路3条,新增公交车辆200部;放心蔬菜批发市场项目一期工程1#、2#市场经营楼已经开工建设; 扎实做好城区供气供热工作,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11488户、城区新增供热面积157.9万平方米; 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全市25万人饮水安全和泗水、微山、梁山3个县58个偏远村庄5.2万人通自来水问题; 积极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全年共检测机动车30万辆,发放机动车环保标志25.27万个; 实施市容环境文明示范创建工程,完成太白楼路、全民健身广场、杨家河公园、森泰御城等26处示范创建工作,设置城区便民疏导点25处,提供便民摊位2130个。
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社区六进、天网工程和“民E通”系统平台建设,创建市级避难场所4处、县级14处,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培训50人(次),基层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对15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和46家基本药物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建设乡镇(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94个、城市社区服务站274个、农村社区服务站825个,规划建设农村社区916个;全年共有85位市级领导到市群众服务大厅公开接访54批456人(次),开展稳定风险评估项目15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