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委员提出的“加强对城区马路摊点整顿与疏导”的建议,市城管执法局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城区规划设置了25个便民服务摊点区,有效解决了这一影响市容市貌的“老大难”问题。针对多位委员提出的“优先发展城市大公交”的建议,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深入调研,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年内开通了济、兖、邹、曲、嘉城际公交,实现了都市区公交一体化。同时,加快推进快速公交(BRT)项目建设,济宁至曲阜高铁东站快速公交线路已于去年底开通运营。另外,多位委员提出的“加快我市城区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加快推进城市一卡通建设进程”、“提高自来水水质”等提案建议,被有关部门积极采纳。
■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启动实施“养老服务工程”
保障和改善民生,依然是委员提案的聚焦点,关于这方面的提案共有92件。多位委员密切关注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关于社区居家养老”、“建立义工机制,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等建议,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制定实施了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启动实施了“养老服务工程”,去年全市新建、改建基层养老服务设施235个,为4000余名高龄、困难、空巢老人购买了居家养老服务。
针对“提高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水平”、“实现医保卡全市联网”等12件涉及医疗保险方面的提案建议,市卫生局、人社局积极吸收采纳,将城镇职工医疗费最高报销额度提高到25万元、城镇居民提高到13万元,在实施医疗保险“一证通”的基础上,又实施了医疗保险“一卡通”;同时,将新农合住院报销封顶线由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50%,乡镇级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到80%,在全省率先实施了20种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多位委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高度关注,市人社局积极采纳有关建议,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相继建设了农民务工公共服务大厅,在市区建设了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另外,涉及贫困家庭救助、孕妇产前筛查和基因检测、残疾人康复治疗、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提案23件,一些相关意见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部分建议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