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政协委员建议适时对机动车实行“双限”

时间:2014-01-13 11:3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适时对机动车实行“双限”

  交通拥堵,近两年已经成为济南每位市民的切肤之痛。在交通高峰期,几乎每个路口都停着长长的车龙等待通过。一个路口要等待三四个红灯才能通过,成为每个人都曾有的经历。

  现状 交通压力巨大

  堵车,给每个人的出行都带来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往年“两会”期间,记者驾车从全运村到舜耕山庄需要20分钟左右,但这两年随着东部发展加快,旅游路拥堵现象加剧,同样的路程,昨天早晨记者花费了45分钟。有单位专业司机告诉记者,在每个工作日早晨的交通高峰期,他根本都不敢开车上高架路,就是怕堵在桥上动不了。下午四五点钟,从龙奥大厦到杆石桥附近,车在路上走一个多小时都是正常现象。车辆堵在路上,不但让每个出行的人时间成本增大、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还造成了公共资源浪费、能源消耗增多、空气污染加剧、雾霾天增多。

  根据研究测算,当省会城市私家车保有率三四人一辆车时,就意味着已超过基本交通现代化的水平。这也是限车的警戒线。目前济南市户籍人口约600多万,以105(2013年12月31日统计)万辆的私家车来算,约6人占有一辆车。济南市的交通承载力压力巨大。

  委员建议 实行“双限”政策

  市政协委员程冬民建议,适时实行“双限”政策。即对车辆实行限购、限单双号。他认为,这是当前遏制雾霾、治理交通堵塞见效最快的措施,虽不是根本治理之计,但确是当今最有效的权宜之计。程冬民建议,要强制车主一周至少有1-2天乘公共交通上班,这既有利于全民健身又可以让广大车主体验、体会市井民情,增强公共交通、社会责任意识。

  程冬民建议管理私家车要“轻限拥有、重限使用”.“轻限拥有”:就是购车者在经常性活动范围首先要拥有一个停车位。其次,购车者至少要在山东省内连续缴纳了三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且纳税额要达到所购车款的40%.第三,外地车牌在交通高峰期至少有不低于4个小时的限行时段。“重限使用”:首先,开车出门,是为了去办事,办事就要有停车的地方,所以政府要实行严厉的“没有停车位严禁停车”政策,无位停车必重罚。其次,对一些繁华的商业、娱乐、文化等区域,划定禁行区域,不让机动车进入。

  配套措施之

  主要公交线路开通大站快车

  程冬民建议在公交主要线路交叉开通公交大站车(即隔站停)。努力实现公共交通站点半公里化、两点之间平均1.5次换乘、最多3次换乘的目标。尽可能地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同时,加大公交车乘车价格的政府补贴比例,用经济杠杆把一部分车主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

  配套措施之

  调查学生流解决校车问题

  程冬民认为,很多家庭买车是为了接送孩子。通过配置校车,会使部分家庭不买车、更不驾车接送孩子,从而缓解上下学时段学校周围交通拥塞不堪的情况。可以由学校调查研究不同方向的学生流,在上下学时段租赁车辆或定制公交线路送学生回家。

  配套措施之

  控制公车数量 管好公车用途

  程冬民介绍,在中非合作北京峰会召开期间,北京曾经封存了80%的公车,没有影响行政运行。所以,要真正落实中央关于公车配备的规定,把公车数量降下来。要科学管好公车用途。同时,建议政府部门重新推出“单位班车”,减少机关事业单位、大企业集团员工的驾车上班比例,特别是行政、企业、商业集中区域,科学制定乘车补贴。

  (济南日报记者 宋晓晖)

相关阅读
  • 济南机动车保有量达167万 去年新增225535辆机动车
  • 烟台拟实行市区居民阶梯气价 基础气价上调为2.68元
  • 山东拟对濒危林木种质资源实行动态监测 违法或罚5万
  •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明年实行 电梯安全成立法重点
  • 滨州一小区热计量改造4年不实行 仍按住宅面积收费
  • 济南严查“黑烟”柴油车 尾气不达标将暂扣环保标
  • 山东12市试点机动车云检测 在线监控最高罚款50万
  • 山东多措并举应对雾霾 重污染或限行部分机动车

  • 上一篇:济宁整个电厂关停小机组 治霾从大处着想小处下手
    下一篇:济南百辆BRT今年换电车 公交收费使用“一卡通”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