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教授被指9篇论文涉剽窃 已受学校降级处分
"9篇论文全部涉嫌抄袭,所谓获奖文章竟然是整段整段剽窃他人的。"近日,潍坊一名读者向本报反映,潍坊学院一名副教授公开发表的9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而被举报者回应,举报人是因利益关系才"胡编乱造"的。13日下午,记者从潍坊学院了解到,举报人反映的问题属实,学校已经对涉事副教授作出降低岗位等级等处分。
文/片本报记者吴金彪
举报人:
别人的论文她换个地名就发表
在约记者见面的地方,举报人张女士整理的材料有厚厚的一沓,堆满了桌子,其中就包括被举报的张姓副教授涉嫌剽窃的9篇论文。在这些论文中,张姓副教授发表的论文大多为系统控制理论方面的文章,专业性比较强,主要发表在《潍坊学院学报》、《微计算机信息》、《山东纺织经济》、《电子质量》等刊物上。
很多文章段落与他人先前发表的同类文章"高度一致",有些段落甚至做到了"一字不差".
核对该副教授在2005年-2009年的9篇文章可以发现,这种"高度一致"现象并非个例,9篇论文几乎每篇都可以找到"原型".其中5篇为"摘抄"他人单篇论文,4篇论文为"参考"他人多篇文章综合而来。
"都是拼凑起来的。更可笑的是,别人发表了一篇关于广东省一座桥闸的文章,她把桥闸名称改成山东的,就发了。人家论文研究的是陕西一家医院的供电设备,她改成山东的,就用了。"举报人张女士说,经过她的检索,目前一共发现了该副教授9篇论文涉嫌"严重抄袭".
"我也是从这名副教授的一个获奖证书发现端倪的。当时她好像是因为某篇论文获奖了,我就去检索了一下,结果发现不止获奖论文有问题,其他8篇文章也都涉嫌抄袭,而且相当严重。"举报人张女士说。
举报人因利益关系"胡编乱造"
对于张女士的举报,被举报的张姓副教授是何态度?13日下午,潍坊学院的张姓女副教授通过电话对此进行了回应。对于举报人的说法,她表示对方就是"想敲诈",双方有利益纠纷才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举报人"天天到学校闹,闹得沸沸扬扬",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件事,学校很多领导都知道。
那么撇开两人的所谓"利益纠葛",举报人的材料是否属实呢?9篇论文是否涉嫌剽窃?然而对于"剽窃"一说,这名副教授在电话中并不承认,称只是论文"有个别的地方有类似的地方",记者没必要对此事进行采访。
在电话中,记者提出与这名副教授见面详细了解事情经过,但这名副教授表示,最近学校已经放假,因为这件事她已经十分疲惫,不愿与记者见面。记者询问她任职期间一共发表了几篇文章,她也表示"并没有计算过".
最后这名副教授表示,所谓"剽窃"的事学校已经查过了,记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向学校询问具体情况。"(调查结果)学校知道,你们可以问学校领导。她还在网上发布信息,我还没追究她呢!"这名副教授愤愤地说。
学校:已对涉事副教授做降级处分
那么对于张女士举报副教授涉嫌抄袭一事,学校到底是怎么认定的?
在位于潍坊市东风东街的潍坊学院,被举报副教授所在院系的一位负责人承认,这名副教授确实是系里的老师,目前仍是副教授职称。举报人递交材料后,院系和学校党委都十分重视,很快就进行了研究,学校的学术委员会也对此事进行了讨论。最后由学校出具了一份处理决定,认为这名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