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州欲与河北衡水 联合建德衡机场
山东商报记者专访德州市市长杨宜新 记者 王晓峰 摄
“空气都不好了,经济增长再快也没用。”日前,德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宜新在接受山东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德州将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德州的步伐,让空气良好天数达到170天以上。
文/记者 张雯雯 图/记者 王晓峰
关键词:雾霾治理
空气良好天达170天以上
山东商报:现在环境治理是每个城市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入冬以来,全省各地频频遭受雾霾袭击,德州也不例外。下一步,在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德州有哪些措施?
杨宜新:我们提出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德州的工作目标。将抓好华能德州电厂、恒源石化、中联大坝、凯元热电等重点燃煤企业脱硫脱硝设施改造,实施小机组燃煤锅炉脱硫再提高工程。持续开展工地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等综合整治,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加强PM2.5监测治理,让空气良好天数达到170天以上。
关键词: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架“一心四极”城市框架
山东商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省“一圈一带”发展规划赋予德州的功能定位,今年将如何结合这一功能定位推动城市发展?
杨宜新:我们将扩大城市规模,争取陵县撤县设区,推动平原、武城、宁津积极融入中心城区,构架“一心四极”的城市框架。今年计划实施6大类70余项建设项目,概算投资约170亿元。
同时,我们坚持以大片区拉动大建设、以大产业充实大平台,着力规划建设生态科技城、外滩商务带和南部生态片区三大支撑点。生态科技城,建成科技创新先行区、现代产业聚集区、对外开放引领区、生态建设示范区和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对于外滩商务带,加快万达广场、唐人中心两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启动周边片区总体改善升级,把岔河两岸打造成现代都市滨河商务休闲带。在南部生态片区,重点布局文化动漫、生态旅游、都市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形成城市南部生态屏障。
关键词:民生保障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读名校、看名医
山东商报:今年德州在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
杨宜新:今年,我们将投资140亿元以上,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居住等领域为民办实事。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门诊楼建设,规划建设中心城区东部医疗城。另外,在教育方面,今年中心城区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建设,采取新建扩建、改造提升、引进名校、合作办医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新建、改建中小学80所、幼儿园100所,引进北师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
关键词:交通枢纽
德州欲跟河北联合建德衡机场
山东商报:德州是进京门户,山东北大门,交通方面具有优势,今后在交通方面德州还将有哪些新的亮点?
杨宜新:我们正在大力实施“一圈一带”发展战略,争取纳入首都经济圈规划。我们将科学搭建城乡路网框架,争取S101改线和德商、京台、京沪高速连接线项目列入省级规划,形成市与县1小时交通圈。重点改造平原至齐河段,形成德州与济南联系的新快速通道; 打通京台、京沪高速连接线,由德州经临邑至商河,衔接起两大高速公路,争取列入省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