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家谈】齐鲁文化造就山东人独特性格 二十四孝十人出山东
王丽萍教授做客齐鲁网《两会大家谈》
刘德龙主席做客齐鲁网《两会大家谈》节目
主持人 周诺
齐鲁网济南1月21日讯(记者 付莹)昨晚,省政协常委、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刘德龙与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萍教授做客齐鲁网“两会大家谈”节目,两位委员就“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复兴”与网民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优秀传统文化分三部分 儒家文化是重要支柱
齐鲁网: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别于其他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今年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在代表山东省政府做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包括了哪些内容?请两位给我们分析一下。
王丽萍: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长久的时间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本民族特色的、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些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它大概是应该包括比如说人的行为、思想,还有一些制度等等这些内容。从山东来说,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也是礼仪之邦,可以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比如说文圣孔子,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政治家、哲学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支柱。再比如说还有兵圣孙吴,还有孟子、曾子、墨子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刘德龙:我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治国理政的思想文化,规范家族的伦理道德文化,还有熏陶千家万户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应该说是按照它的功用来看,大体分为这样三个部分。
齐鲁文化:造就山东人独特性格 二十四孝十人出山东
齐鲁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创齐鲁文化新优势。两位都是说都是文化方面的专家,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齐鲁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占有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可以说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么齐鲁文化对于山东人性格的造就又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王丽萍:就齐鲁文化而言,齐鲁文化应该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相互融合的一种文化,比如说鲁文化是重伦理,而齐文化相对来说就重功利;鲁文化是强调尊重传统,而齐文化比较强调革新。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想齐文化和鲁文化相互融合,我们称为是齐鲁文化,齐鲁大地、齐鲁文化,山东人因此就有着山东人独有的特点。
刘德龙: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因为我们山东是孔孟之乡,我们出了若干的历史文化名人,包括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管子等等这样若干的文化名人,都是国家级、世界级的文化巨人。应该说,我们齐鲁文化在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山东人他比较讲孝道,非常讲孝道,孔老夫子教导我们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怟出,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就是孔子教导我们怎么样立身处事,首先就是要讲孝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