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名额也有一定限制。据哈克教授介绍,目前科学院每年新接收大约50名院士。“我们希望把人数控制在1000人左右,在人数统计上,超过75岁的科学家不再计入统计范围,但他们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要他们自己不退出,院士是一个终身的荣誉头衔。目前我们的院士总人数约1500人。”
在德国,院士的工作完全是名誉性的,没有任何报酬。当选院士除了荣誉,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利益。哈克教授说,院士大多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的教授。他们只有在开工作小组会议等出公差的时候可以在利奥波第那科学院报销旅费。
在德国,身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不意味着其水平和地位就高于其他科学院的院士。很多科学家都有多重身份,哈克教授本人就同时是利奥波第那科学院和另外3个科学院的院士。
哈克教授表示,至今还没有公众质疑院士科学水准的事情发生,只发生过研究报告的结果受到政府和社会质疑的情况。比如在对生物能的研究中,利奥波第那科学院的报告认为,在德国的能源转型中,生物能未来不会占很大比重,而联邦政府和其他的研究机构认为,生物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引发了很多公共讨论。为此,利奥波第那科学院举行了很多活动,邀请来报告结论的批评者,主席哈克教授本人接受了很多采访,阐释自己的观点。
英 国
专业成果量化很具体
本报驻英国记者 李文云
英国皇家工程院创立于1976年,目前共有1527名院士。在2013年,有3位卓越华人学者当选皇家工程院院士。
皇家工程院院士被视为英国工程师的最高荣誉,他们都是英国工程科技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皇家工程院担负着推动英国科技进步的重要责任,包括支持制定英国与工程科学相关的国家政策;辅导与推动工程教育和工程师培养;鼓励对工程学科的研究;同时院士们还负有重视科普事业、提高公众对工程科学了解的责任。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著名材料力学学者、去年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林建国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为本报记者详细介绍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遴选程序。
林建国说,现任工程院院士每年都会接到工程院的一封信,询问他们有无合适人选作为当年新增院士提名。皇家工程院每年经严格评审后,从被提名的候选人中邀请40到60位工程师成为新院士。
林建国教授说,申请者一般需有两个提名人,第一提名人和第二提名人,其中一般要有一位是申请者的同事或同行,很了解该领域的工作及科研发展情况。提名人还要为自己的被提名者物色两位评审院士,这两位评审要依据提名材料来评判被提名者的学术成就,以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
每个得到提名的学者,需要填写一份申请表格,表格中除了详细个人信息以外,需要开列本人的10项具体专业学术贡献,包括理论建树与实际应用两方面的,如专利与发明;新程序、新技术或新标准等;并要有具体成功实例及量化数据作证明,这些量化数据要求十分具体,可以是项目价值、销售价值、增长数字、市场份额及雇工人数等。这份申请表格要在每年的1月至7月间提交,截止日期为每年的7月31日;工程院还规定,被提名者本人一定要接受提名。工程院院士提名程序的关键点十分明确,就是要彰显被提名者在其专业领域的杰出成就。
林建国教授表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的评审过程十分严格、客观,坚持程序原则,没有多少灵活性。申请人只有依靠实打实的学术贡献与实际应用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专业成就,并得到同行、同事以及业内权威专家的认可,才有可能在一步步缜密的评审程序中胜出。
在获得提名后,经过院士资格专业组评审的初步筛选,将由工程院院士资格评审委员会来最终确认候选院士名单,并在每年6月将名单传给每一位现任院士,在7月的工程院年会时举行投票,选出新院士,一般3—4天后,网上就会公布正式名单了。未能当选的候选人还可在两年内提交新材料,继续申请,如两年内未能当选,就需要间隔一年后才能再次提交申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