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立春 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或许离我们略远,而“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的醉人风光,永远让人浮想联翩。今日“雨水”,作为一个带着浓浓中国风的文化概念,它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雨水”意味着雨将要变多?
今天“雨水”节气的到来,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去,降雨量开始逐渐增加。李鸿怡告诉记者,自今年2月以来,我省已有2次较大范围的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4毫米,其中,立春(2月4日)后,在2月5日至8日的一场雨雪天气,使全省平均降水量达到7.8毫米,对小麦安全越冬以及后期的返青生长有利。“雨水”过后,各地树木、花草开始萌动,小麦等越冬作物即将返青,春耕生产即将开始。
今年“雨水”的到来,确实缓解了入冬来的干燥,但这样的规律并不适用于每个年份。“春雨贵如油”,山东很多地方春季依然干燥。
“雨水”过后,为啥天还不暖?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节气的准确性。马光仁是长清区归德镇一位村民,年过六旬的他对节气颇有感情:“小时候大人就教小孩背二十四节气,现在种地依然会翻翻万年历,比如现在是‘雨水',就得浇’返青水‘了。”
不过从今年的天气状况来看,尽管到了“雨水”,但天气还不暖和,其实节气和气象意义上对季节的划分并不同步。但不少市民觉得“立春”过后就是春天了。这是“倒春寒”吗?省气候中心专家认为,今年2月4日“立春”后似乎气温更低了,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倒春寒”。“倒春寒”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在5天以上,同时对作物生长产生了较严重的危害。入春以后,明显出现前暖后冷的天气才被称为“倒春寒”.在山东主要发生的时间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延伸阅读:雨水节气首批春茶上市 明前茶价格将略高于往年泰安雨水节气迎降温 中医提醒注意适当“春捂”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是关键 需少食油腻多食粥雨水节气吃什么最养生雨水节气该如何养生保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