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李继保 徐春芳)2月23日,梁山县寿张集镇东孙庄村迎来了第九届老人节。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专门安排了豫剧演出,全村老人可以一连6天在家门口欣赏到经典豫剧曲目,过足戏瘾。
“自从办起了老人节,村里的敬老爱老气氛浓厚起来,老人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邻里互助其乐融融。”寿张集镇东孙庄村民孙大哥说。
近日,寿张集镇以全县“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以敬老、孝老为切入点,通过为高龄老人发放慰问金、纪念品、举行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同时选出本村的“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敬老文明户”。截至目前,寿张集镇26个行政村均已举办老人节,尊老敬老在寿张集镇蔚然成风。
“农村讲"气候",你要是直接硬管往往没啥用,需要氛围的压力去纠正他。”寿张集镇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宣传形式,褒扬孝德行为,谴责不良行为。在主要干线和街道开辟了孝文化一条街,悬挂敬老典型事迹和二十四孝图解等孝文化宣传牌,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助老在全镇蔚然成风。
“以前开会、过年的时候都唱大戏,可热闹了。现在少了,都是几个人吼上两嗓子,现在村里搭台唱戏场景重现,觉得很开心!”寿张集镇东孙庄村村民孙大爷兴奋地说。他今天特意早点吃饭赶来看戏。村里还邀请本村70岁以上老年人共同聚餐。
寿张集镇财政并不宽裕,为鼓励各村举办老人节的积极性,寿张集镇对举办老人节的行政村给予5000元的奖励,并启动“村村举办老人节活动”,在全镇形成了“人人争当好儿女、村村举办老人节”的良好局面。
寿张集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时有运河码头、城隍庙,是一个人流物流聚集的地方。《水浒传》中描述的李逵坐衙审案,即时的寿张县衙就是现在的寿张集镇政府驻地。去年以来,寿张集镇以全县“四德工程”建设为契机,结合寿张集镇实际,将“四德工程”建设作为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文明寿张、忠义寿张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紧扣“爱、诚、孝、仁”四大主题,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争取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
据该镇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寿张集镇将着力做好“四篇文章”:即开展“一个活动”,突出“一条主线”,深化“两项工作”,建立“四德工程”长效机制,将全镇“四德”工程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一是开展好“村村都办老人节” 活动。加强全镇“四德建设”力度,特别是农村的“四德建设”,以敬老、孝老为切入点,拿出专项资金,以奖代补的形式,要求村村都要举办“老人节”,村级“老人节”时间由各村自己定,通过为高龄老人发放慰问金,纪念品,同时选出本村的“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敬老文明户”,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二是突出“宣传引导主线”。强化宣传引导。整合党政办、文化站等多方资源,壮大“四德”工程宣传力量;充分利用广播、喇叭、电视宣传县里的“四德”政策及“感动梁山十大人物”先进事迹。让“四德”工程深入民心,同时在每个村打造“孝文化一条街”宣传古今孝文化的典型代表与科学的饮食文化。突出典型引导。三是深化“两项工作”。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县的文明创建标准,坚持“分类指导,梯队建设“的思路,将全镇所有村逐级逐批完成文明创建,逐步将农村打造成尊老敬老、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民主自治的新农村。深化文体活动工作。按照“贴近群众、发动群众”的原则,活化活动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以戏曲、歌舞等形式把古今的各种先进典型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广大群众,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切实把群众参与的过程转化为净民风、促和谐的过程。四是建立“四德”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以制度的形式把“四德”工程建设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好的村风、民风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持久的努力。以“四德”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尊老孝老为切入点,持之以恒,使全镇百姓的民风得彻底好转,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