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俺这里的条件现在有多好,各项生活配套设施非常齐全,环境又美,交通也方便,比原来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强百倍,住在这里真是舒心又敞亮!”2月中旬,记者到兖州区就城镇化问题进行采访时,新兖镇金村社区62岁的陈继平老人刚和老伴买菜回来,言语间透着喜气。
陈继平老两口所居住的金村社区位于327国道旁,现已搬进村民1600户,包括金村、老府庄村、东张庄、东稻营、西稻营、杨厂6个村,目前已建成楼房50栋。陈继平老人居住的户型125.5平方米,三室两厅,按“五化十通”标准配套基础设施,免物业管理费,免费宽带。还配套天然气、太阳能、污水排水、垃圾中转站、商业网点等。道路进行了绿化亮化,建设了休闲健身广场。两趟公交车和济宁城际公交从社区南经过。
陈继平告诉记者,原来他所在的东张庄村离社区有3里地,家里种着5亩多地,养着十几头母猪,供着两个儿子上学。现在儿子大了,都在济宁买了房子。“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孩子不让养猪了,房子装修完后就催着搬了过来。”谈起儿子的孝顺,陈继平很是欣慰。
去年9月,老两口作为东张庄村第二批上房的90户居民之一,搬进了金村社区。“兖州市镇两级财政补贴2.86万,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每户再拿5万多元,不算贵,挺实惠的!”陈继平坦言。原来种的5亩多地由村里整体流转出去,加上村里的分红,每人每年能分到1700元,村里每人每月补助5度电、10元钱的天然气,60岁以上的老人村里每月发70元补助,再加上养老保险85元,老伴干着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600元的工资。
金村社区支部书记王学军介绍,金村社区由新兖镇统一规划建设,建有物业公司,负责绿化和保洁,村里电子监控全覆盖,中间建有农贸兖州市场,配套小学和幼儿园。“村里年轻人没有闲着的,都在附近企业上班或出去打工,土地都流转出去,现在都成了职业农民了!”王学军说,为减轻农民住楼房的负担,村里将每年租地300多万元的收入列为公益基金,用于居民住楼开支。
区划调整后,兖州融入济宁大都兖州市区,给金村社区发展商贸服务业又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镇里要在社区里统一规划建设商贸城,借着这个机会,今年争取通上暖气,让村民住得更舒心。”谈到将来更加美好的生活,王学军信心满满。(记者 赵厚峰 通讯员 张美荣 刘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