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
周末调查:广饶县大王镇“强镇扩权”两周年 “权力下放”破解“脚大鞋小”难题
齐鲁网3月15日讯 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作为山东唯一的全国首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从2012年开始进行“强镇扩权”试点改革,两年来,改革进展是否顺利?有哪些收获或者困惑?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尚应烈正在接诊,从省城大医院辞职到这里工作才半年,他已经成为医院骨科的骨干大夫。
尚应烈说哦:“医院提供了优秀的设备 ,优越的工作环境,所以更加吸引我们来这里工作。”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坐落在乡镇的市级医院,从2012年开始,医院每年从大王镇得到的财政支持从原来的几十万一下增加到一千多万元。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院长 丁春辉:强镇扩权了,每年都给我们很大的财力支持,用这些财力,来改善我们的医疗条件,购买设备,引进人才,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服务。
市级部门得到乡镇政府的财政支持,得益于大王镇财政自主权的扩大。
从2012年开始,以2011年大王镇财政上缴额度为基数,在大王镇境内实现的县及县以下税收超收部分由大王镇财政全额留成,基数一定5年不变。除此之外,上缴省市税费也按比例返还,同时省市县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由此,大王镇可支配资金每年将至少增加1亿多元。
强镇扩权不仅是财政自主权的扩大,还有更多事权的下放。
两年来,广饶县将涉及建设、国土、规划等108项县级管理权限下放到了大王镇,这些行政审批事项均进入大王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大王镇雅居苑小区一期项目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前是去县里办理,如今小区二期项目手续办理只需要盖上镇里的章就可以了。
山东金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曹现祝说:“他们对大王镇现场的实际情况都比较了解,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他们可以随时和我们交流。”
从 “见章盖章”到“见文行文”,县级放权大大简化了行政审批环节,企业和政府达到双赢。但比下放更难的是如何形成治理的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延集社区王永槐村的刁象胜是村里的卫生管理员,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村安全环保监管员,每个月他都从镇里多领600元工资。
刁象胜说,自己每天三次出来检查,晚上不定时地还出来检查,随时可以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能解决的他解决 ,解决不了的向分局汇报。
大王镇重型企业多,安全环保压力非常大。为强化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新成立的大王镇环保分局和安监分局不仅在每个村都设置安全环保监管员,还出资聘请省市安监、环保专家定期对相关企业进行检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工作开展。
扩权是手段,强镇是目的,两年来,大王镇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20%,2013年大王镇镇级财政收入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9元。
广饶县编办副主任延向前说:我们向大王镇下放了108项县级管理权限,有效提高了大王镇的社会管理和行政服务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王镇在发展在管理上的“脚大鞋小”的问题。“
权力下放了,原本”脚大鞋小“的问题逐渐得到缓解,可是分管环保安监的副镇长宋效光找到镇长赵军元,汇报的却是”脚小鞋大“的新困惑。明天请继续关注大王镇强镇扩权的记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