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3月30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渤海粮仓”示范工程是由科技部、中科院牵头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在山东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等部分县市区,预计可年增产粮食30亿斤。今年,“实施‘渤海粮仓’科技工程”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但要把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丰产田,盐碱地改良、培育耐盐粮食品种,是两道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同时,还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栗红梅是夏津一家农业公司的技术总监,最近他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小麦田间管理上。公司实行小麦-棉花间作套种新模式,带动周边1300多农户实施规模种植,去年小麦亩产达410公斤。扣除农资、人工等因素,农民每亩纯收入增加300多元。但栗红梅还是心存困惑。栗红梅说 ,“在盐碱地里想要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收入,就要多投入一些有机肥,多投入人工。包括用水,当地的水还不能用,还要引入黄河水。这一块儿的投资是比较大的。”
栗红梅的困惑,来自盐碱改良需要的高投入。改良盐碱地,目前主要通过增施ETS微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品质。ETS有机肥每亩投入大约在200多元,高于普通肥料。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长生表示,“这一次性的投入,比如多投入了300块钱、400块钱,我觉得是非常划得来的。在土壤改良这一部分,希望国家加大一些补贴。”
据了解,国家今年将启动一两个年产3万到5万吨的生产基地,加大ETS有机肥料供应。盐碱改良是基础。而面对土壤、水质等环境更为恶劣的盐碱地,如何加强品种改良并进行推广,也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鑫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友秋认为,“各地的土壤环境、盐碱含量和各种微量元素成分是不一样的,如何筛选出适合不同生态区的抗盐碱品种,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经过科技攻关,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已培育出“青麦6号”、“小偃81”等一批抗碱耐旱优良品种。但为了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每个地方往往至少要有两三个以上的优质品种。虽然各个项目区已经挑选了多个粮食品种种植,但由于处于试验阶段,还不能完全确定每个品种的优劣。滨州职业学院副教授王继滨表示,“ ‘渤海粮仓’这也是一个新的项目,选育(品种)的时间更长,筛选品种也要有两三年的时间。”
在解决盐碱改良、良种培育的同时,要使农民真正想在盐碱地上种粮食,就要让他们有利可图。沾化县种粮大户张汝和承包了滨州“渤海粮仓”示范区内1000亩盐碱地。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小麦、玉米市场收购价分别为1.2元/斤和1.1元/斤,国家对小麦、玉米每亩补贴135元,这样,每亩粮食纯收入四五百元,高于棉花种植300多元/亩的收益。东营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张立宾说,“好多农户好多农户逐渐改变种棉模式,改成种水稻模式,小麦-玉米连作模式,这个效益还是比单独一季种棉花的效益高很多。”
“渤海粮仓”项目实施后,科技部、山东省分别建立了重大科技专项,扶持项目顺利开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这无疑有利于渤海粮仓这样的重大农业科技项目顺利实施。滨州市科技局局长纪思彬说,“如果国家能出台鼓励农民盐碱地改良、种粮的补贴政策,可能会更有力地推动该工程的进程。”
在渤海粮仓项目示范区内,目前还存在着散户种植的模式,农业专家呼吁,应该让更多的企业、合作社参与进来,带动农户扩大规模。无棣渤海粮仓示范区项目负责人梁国栋表示,“以土地流转为契机,进行公司化、农场化大规模种植,改变农民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这样也有利于技术的推广。”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山东新闻 > 山东实施渤海粮仓科技工程 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山东实施渤海粮仓科技工程 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时间:2014-03-30 20:03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上一篇:济南5工地因扬尘问题被通报 包含中海国际二期工程
下一篇:济宁女士剖腹产刀口70天未愈合 医院:体质原因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全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