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济南邀市民为非遗博览会献策 公开征集吉祥物会徽

时间:2014-04-02 12:38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原标题:市民参与进来 期望办出特色

  济南时报记者 张卫波

  金秋十月,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泉城二度牵手非遗盛事激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热情,他们纷纷献计献策,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非遗盛会蓝图。同时,第三届非遗博览会将继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会徽、吉祥物、宣传语、海报和文化衫等,征集日期截至2014年5月31日。

  专家为“非遗”献计献策

  在非遗保护方面,济南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设在济南市群众艺术馆,自2008年至今,市群艺馆开设的“非遗传习班”已办了15期,主要开展各种民俗文化的培训。对于即将开始的第三届非遗博览会,市群众艺术馆“非遗”项目负责人李梅海很期待,“这是非遗博览会第二次来到济南,也是对济南非遗保护工作的一种肯定。这次非遗博览会期望办出特色来,多搞一些市民生活起居方面的展示活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让他们参与进来,让市民知道非遗其实就在身边,从而激发起大家的保护意识。”

  而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则从学者角度谈了对非遗保护的看法,田川流认为,非遗重在保护更应该强调研究利用,不能一味进行开发。“演艺类非遗保护要两条腿走路,一种是原汁原味地保存;另一种是充分利用各种非遗元素进行再创作,延续其生命力。”谈到目前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时,田川流认为不利因素有很多,“比如现代科技手段就具有两面性,用机器制作剪纸肯定比剪刀快,但我们保护的不是结果,而是制作过程。”

  会徽、吉祥物征集邀您参与

  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魅力非遗·延续传承”为主题,目前继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会徽、吉祥物、宣传语、海报和文化衫等,组委会将对入选作品的设计者给予奖励。

  会徽、吉祥物将用于非遗会的旗帜、场地、印刷品以及其他衍生产品上,应征作品应当鲜明、生动地体现非遗博览会的特点。应征会徽设计要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彰显一定齐鲁特色或泉城风情,生动体现“非遗”特色。吉祥物设计要求构思新颖、色彩鲜明、简洁美观、雅俗共赏,充分结合山东地域特色,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吉祥物设计须包含吉祥物名称设计,其名称要亲切生动,便于记忆传播。非遗博览会宣传语、海报、文化衫等应当紧贴本届非遗会主题,充满感染力和亲和力。

  在作品提交要求方面,应征作品中会徽、吉祥物应当包括彩色版设计图稿、三视图、名称、创作理念等,并附500字以内的设计文字说明,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存储格式为TIF。同时作者必须提供真实姓名及手机、QQ或Email等有效联系方式。非遗会组委会将在官网和相关媒体上公布获选者名单并向获选者颁发荣誉证书。联系电话:0531—82886110、82886106,投稿邮箱:dsjfyhzj@163.com。欢迎广大设计者踊跃参与,征集日期自即日起至2014年5月31日。

延伸阅读:中国非遗博览会长期落户济南 非遗园周边将建交通网非遗博览会在台儿庄开幕 200余国家级非遗项目亮相菏泽面塑将助阵非遗博览会第二届非遗博览会场馆建设进展顺利 设展位700个山东枣庄石雕传人 献礼第二届非遗博览会(图)第二届中国非遗博览会9月将在山东枣庄举办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济南落幕 65万余人次参观展览六百多“国宝”首届非遗博览会上争辉济南30余项目将献艺非遗博览会 居山东省首位
    

相关阅读
  • 山东首起深海领域涉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公开审理
  • 山东公开征集“十三五”规划意见建议 截止到1月20日
  • 济南市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1人 11日起报名
  • 德州:菜市场公开叫卖活狗现场宰杀 来历不明无检疫
  • 山东推动预算公开 做好新形势下人大预算审查和监督工作
  • 环保NGO山东17市环境信息公开度 临沂烟台并列第一
  • 网售食品有望信息公开 第三方平台违规最高罚款20万
  • 山东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开通“民声连线”征集百姓声音

    • 上一篇:山东高速交警查获近10起大型车违法占用左车道行为
      下一篇:淄博“仿真交通”搬进校园 学生体验安全教育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