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 通讯员 郝美想 赵忠跃 胡凤云“这里以前根本连车都进不去,现在村里修了路,我们在路两边栽上了杨树苗,不仅能养护路面,绿化环境,树木成材后还能增加我们承包户和村集体的收入!”梁山县吴楼村村农民吴玉宽一边擦拭汗水,一边笑呵呵地跟镇上的公路巡视员说道。
在梁山县拳铺镇吴楼村,过去农民宁愿让路两旁荒着也不愿意种树,因为路边杂草丛生、石头多不说,光是下雨天行车打滑就把树苗轧断了,农户只好干瞪眼。几年前济菏高速公路收费站建到了该村,如今村里又新修了路,人流和车流量多了,村民们看着光秃秃的村庄,开始萌发出绿化美化的念头。“林权改革以来,村民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因为种树不仅绿化了环境,村民脸上有了光彩,而且通过种树村民还能赚到额外收入。”该村支部书记吴兆群介绍说。
2013年,该村通过“阳光招标”的方式,将村集体树木以119.9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木材收购商,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50多万元的收入,同时承包户年平均收入也增加了2000多元。看到种树能赚钱,吴楼村村民纷纷找到村支书吴兆群,要求承包路边植树带。年初以来,通过竞标的方式,该村将6条生产路约8000米的范围承包给了60余户村民。采取“自种自管”的方式,共购买杨树苗8600多颗。“自种自管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承包户的积极性。十年后,这些树木的收入将按照五五分成,承包户和村集体各取收入的一半。”吴兆群说。
为了保树护路,镇上专门成立了巡逻队,养护公路的同时协助承包户看管树苗。拳铺镇林业站站长齐先征告诉笔者,现如今,这种村民和集体互利、环境和经济共赢的新模式在拳铺镇个别村已经开始试点,下一步将向全镇范围集中推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