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霞 淄博晚报社政治经济新闻中心副主任
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和总政治部,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朱彦夫的先进事迹。连日来,他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国上下掀起了向朱彦夫同志学习的热潮。
纵观朱彦夫的人生轨迹,就是一部坚定信仰的践行史。"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把根扎在了群众的心里;他用残肢、用双拐写下了为民、亲民、清白做人的高尚情怀……"朱彦夫虽然身体重残,但他的人格和精神比一般人更健全、更完美、更伟岸、更光彩夺目。他用"极限人生",矗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信仰丰碑,使人在震撼中拉伸生命的长度,提升人生的高度,拓展生活的宽度。
朱彦夫的生命之光从何而来?源于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源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源于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朱彦夫不断向困苦、挫折、病痛、彷徨、绝望甚至死亡等种种人生磨难宣战,向生命极限一次次发出冲锋,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和钢铁意志,表现了他身残志坚福乡梓、留取丹心报党恩的高贵品质,他把生命的能量、生命的价值定格在了最艰辛、最壮美的极限。
朱彦夫同志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责任、对待人生的一言一行、无不使人心灵震感,就是这样一个普遍的党员,一个平凡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地担当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对朱彦夫这样一位楷模人物,最关键的是学习他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
朱彦夫同志担任村支书后,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克已奉公,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和事业上,把心血倾注在为老百姓谋福祉上。在村里任职的日子里,他始终保持一种肯吃苦、不怕累、愿付出、多流汗的奉献精神,一心为群众去工作、去吃苦,赢得了群众的感动和满意。他带领全村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经过2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村群众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过上温饱殷实的好日子。在当地老百姓的心里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追忆,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放在工作首位。我们要为学习朱彦夫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走群众路线,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办一切事情的精神。
当前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朱彦夫融入群众、心系群众,群众才爱他,敬他,尊他。他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每位党员干部都应看到,只有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群众才会始终跟党走,我们党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要以朱彦夫为榜样,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为实现中国梦、建设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