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这起案件“是一起普通商事合同纠纷案”。
他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坚持和维护《中日联合声明》各项原则的立场没有变化。中方将继续依法保护外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共同社东京4月21日电 】针对商船三井株式会社旗下船舶因涉及战后赔偿诉讼在华遭扣押一事,日本政府21日开始研究具体对策,包括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日方正在加紧收集相关信息,希望弄清中方对于此事的态度。
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21日在记者会上就此事表示遗憾,称“这可能会从根本上动摇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提出的日中邦交正常化精神”,并表示“已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中方迅速提供相关信息,并将和商船三井方面共同研究具体对策”。
此外菅义伟还表示,“突然接到船舶被扣押的通告极其令人遗憾。可能会使在华开展业务的日本企业整体产生萎缩效应”。他强调:“日本政府对此深感忧虑,强烈希望中方能妥善处理。”
【共同社上海4月21日电 】日本商船三井株式会社因在一起与日中战争爆发前的船舶租赁合同有关的索赔案中败诉,旗下的一艘船舶被中国法院扣押。有分析认为,这一案件将令众多牵涉二战劳工索赔案的日本企业提高警惕,可能放缓其对华投资的脚步。
由于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问题和历史问题导致的日中关系恶化以及在华生产成本上升,今年一季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减少了47%。
【《日本经济新闻》4月21日报道】题:日企对华投资将受到影响
围绕战争期间中国民间个人遭受的损害,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等公司强掳过的原劳工从2月开始向北京市等地法院,相继提出诉讼索赔请求。扣押商船三井株式会社的船舶一事再次说明,中国未放松在历史问题上对日施压。
日本企业对战后赔偿诉讼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警惕。日本企业对在华实施新投资变得慎重,其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中方过去重视日中友好,对受理和审理要求日本赔偿的诉讼持消极态度。二战劳工诉讼过去一直未被受理。
然而今年3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首次受理了二战劳工诉讼。中国在态度上转为不阻止司法作出对日本不利的判决。
【日本《产经新闻》4月21日报道】中国法院扣押商船三井株式会社船舶,将其作为战后补偿的一环,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强硬政策。
这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中国政府的反日宣传由言论批评日本,进入到接管日本企业资产的“行使实力”阶段。这势必会给今后的日中关系带来深刻影响。
这次的措施在中国受到了支持。多个门户网站20日以头条的形式对此进行了报道,网民的反应多是“迟来的决断”、“应没收所有在华日本企业的财产”等。
【日本《每日新闻》4月21日报道】题:牵制与美国协调的日本
美国总统访问日本在即,针对日本政府试图与美国共同牵制中国的动向,中国领导层强烈反对,打算用历史问题进一步施加压力。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表示:“那些认为日中关系在不久后会改善的观点,有些过于乐观。”
本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长子胡德平访问日本,受到安倍晋三首相的接见。另外,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访问了中国,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和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近期也计划访问中国。日中关系出现了改善的迹象。
然而,共产党的消息人士指出,“只要安倍首相本人未拿出改善关系的具体行动,中国国内围绕历史问题的一系列行动也不会停止”。 (来源:新华国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