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官兵在信件中透露了自己的暴行。1938年3月12日,隶属于日军华中荻洲部队的渡边德右卫门在发给新潟县西颈城郡上早川村关原草苗的信中写道:“二月六日我中队在警备中,附近有近万名残余敌人。可怜的是当地老百姓,因为接到全部杀光的命令,虽然我们对小孩子多少抱有一丝同情,但含着眼泪,一起杀掉的也不少!”1938年6月8日,隶属于奉天工藤部队的木村镇雄在寄给石川县金泽市的妻子木村美代子的信中写道:“同事通过地理和语言判断强奸的对象清一色是满洲女人,然后不分日夜对其强奸。很多女人被数百名男子强奸……”在1940年牡丹江铁道局东宁特输的植田益夫发给京都中京区王生溯田町三六号古川次郎的一封书信中说:“已经干涸的小河河道里横七竖八地搁着十二三具劳工的死骸和装在箱子里的尸体,野狗啃食着他们,一点也不剩。”
日军严密监控和封锁士兵的厌战情绪。此次公布的涉及“违禁”内容的档案反映了一些日本军人厌战思乡的情绪。昭和十六年(1941年)日军华北派遣队长野部队藏重部队古泉正一写给新潟县中蒲原郡龟田町吉田常松的信件中,记录了自己用刺刀杀中国人像切豆腐一样的情景,也有自己杀人时害怕、恐慌的心理描写。此信件被“削除”处置,使得家属了解不到士兵的真实心理。
6.涉及“开拓团”的档案证明了日本移民侵略实质。这批档案涉及日本“开拓团”的有10件,包括6件思想对策月报、半年报,1份通牒,1份民情调查,1份“开拓团”用地分配和移民分布图,1份移民现状一览表,主要记载了日本“开拓团”夺占东北农民土地、欺压东北农民以及日本移民规模等方面内容,反映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的实质。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行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研究制定向中国东北移民的侵略政策,实施“百万户移民计划”,企图通过移民达到永久统治中国东北的目的。通化宪兵队昭和十八年(1943年)3月3日《思想对策月报(二月)》中这样写道:“满洲拓殖公社根据第二次开拓五年计划,进行了第十三次集团开拓,康德十年(1943年)从日本佐贺县迁移二百户开拓团进入辉南县。”《第5次“移民团”用地略图,朝阳屯“移民团”部落配置图》详细画出了日本移民侵入上述区域的移民分布图。《集团移民现状一览表》等资料,则详细记录了东北“开拓团”分布的人数和户数。
档案证实“开拓团”名为“开拓”实为侵略。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关于收买土地引起中国人地主反对情况的通牒》档案,记录了公主岭山路乡集合“开拓团”实施收购约三千町土地的方案措施。
7.涉及美英战俘档案提供虐待盟军战俘证据。日军建立了“奉天俘虏收容所”,专门用来关押日军从太平洋战场俘虏的美英等盟军战俘。在关押期间,这些俘虏被安排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等企业做工,遭受非人的虐待,境遇悲惨。日本战败时,奉天俘虏收容所把有关美英战俘的档案作为机密文件在第一时间销毁。此次发现的有关美英战俘的档案共有3件,主要包括1944年日军击落美军B29轰炸机部分战俘名单、审讯记录及奉天俘虏收容所对美英战俘管理的情况,价值珍贵,对于研究二战期间日军虐待美英战俘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被俘美军士兵受到日军审讯。1944年日军在鞍山附近击落美军B29轰炸机,包括机长在内共11人被俘。鞍山宪兵队《关于捕获敌航空机搭乘员的报告》中,记载了此次被俘的11名美军士兵名单,详细地登记了这些俘虏的年龄、官级。鞍山宪兵队对美军被俘人员进行审讯,留下了40余页的审讯记录。
美英战俘被强制劳动。在《奉天地区的劳务动态观察》中,记载了美英俘虏、日本人、中国工人的劳动效率对比,特别指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使用的美英战俘约500名,劳动效率低下。奉天宪兵队《发现并处理俘虏将校对防谍不利手记的报告》中,记载了昭和十九年(1944年)英国战俘霍奈·罗伯特大尉用作诗的方式,记录了美英战俘在奉天俘虏收容所的实况,包括俘虏人数、战俘被囚禁、强制劳动和受歧视的情况,美国陆军军曹威廉·威尔塔为其打字。诗作被看守人员发现,译成日文保存在档案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