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特别策划--消失的劳动工具:康玉芝老人和他的“宝贝”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
齐鲁网5月1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五一劳动节,生活帮推出特别策划,尘封的劳动工具,向劳动者致敬。今天说的劳动工具,跟电影有关,现在电影院里的放映机,大多是数码的,而对于这一件,是一台机械的胶片放映机。
在济南稻香小区一间低矮的平房里,藏着康玉芝老人心爱的宝贝:胶片放映机。折叠后的放映机外形是一个手提箱的形状,一边和记者说话,老人一边组装着放映机。
虽然在普通人眼里,这些机器显得很陈旧,但是老人却视若珍宝:“咱就当宝贝了,一辈子吃饭靠着它了。”
康玉芝今年70岁,是原济南中国电影院的职工。从十六岁那年开始,老人就和电影放映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售票员、放映员、跑片员,影院里几乎所有的岗位,他都干过。这一干就是40多年。
从机械到电工,影院的工作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还要耐得住热闹背后的寂寞。过去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放映,因为拷贝少,影片上映时几家电影院用一个拷贝,电影能不能及时开演,全靠一群跑片员。
康玉芝说,最辛苦的就是跑片员了。寒冬酷暑,一年四季都要骑着自行车在电影院之间穿梭,每一天的工作时间也要跟着电影的放映时间走。
虽然辛苦,但康玉芝乐在其中,他也在工作中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陪着转转停停的放映机,康玉芝从年轻的跑片员,变成了鬓角白发的老人,一儿一女也在影院的环境里长大成人。
相关阅读